冬季是种貉的体况调节期。大多数养殖户对于母貉这一时期的饲养技术和要领都能自主应对,而对公貉具体的饲养技术却知道的不是很多。近日就有数位养殖户来电咨询公貉和母貉在冬季的饲养有何区别的问题,现就种公貉过冬的相关养殖技术说明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种公貉的选择。在主养区,一般情况下,种公貉的选留是在整个养殖进入尾声,剥皮开始后,经过外观和实际“零件”的查验,在群体中经筛选最后确定为留作进行交配的公貉。其基本要求是体重7.5公斤左右,毛色纯正,体长100厘米上下,生殖器齐全、端正。切记不可选择过于肥大的个体作为种貉,那样的种貉往往在交配时不好使,有的因身体硕大根本不能履行“职责”。
二、确定为种公貉后,立刻将其转入单独的笼舍内饲养。笼舍需在背阴处或前后一体笼舍的后部,严格禁止在阳光照射的笼舍内养殖和与母貉接触。这是因为种公貉在阴暗的环境中可以静心养精蓄锐;不与母貉经常接触可以培养它对异性的高涨热情,有利于日后交配的成功。
三、对种公貉饲料投喂的总量掌握,原则上应多于母貉,尽管公貉在体况调节过程中也会有身体结构上的变化,但其并不十分明显。为了它的交配“重任”,适当增加食量是必需的,这样可以保证其身体的强壮。具体来说,每天每只的面粉数量保持在80克,鱼粉25克,且不得削减。
四、由于公貉特殊的生理结构,其发情时间较母貉早10~15天,在1月初就会相继发情,这时就可作为种貉担当配种的重任了。但此时母貉绝大多数还没有进入发情期,这就要求养殖户在对待公种貉的饮食上做到精益求精,增加些诸如鸡蛋等营养物质可以促进它的欲望保持旺盛和持久状态,以便真正交配时发挥出色,圆满完成任务。
五、对于早就预留和确定的种公貉,养殖户也要重新进行一下再筛选与再确定,参照以上所列标准仔细“复查”,一旦发现明显瑕疵,当机立断进行打皮处理,同时抓紧当下时机,重新物色对象。应该说,这时貉子不论在形体上还是内在器官上都已定型并成熟,挑选公种貉在质量确认上优势明显,不会出现明显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