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养户都亲自购药治疗禽病,但疗效大多都不理想。原因何在?皆因缺乏治病的科学知识,导致存在下列问题。
一、有病未能早治。由于受到养殖和防疫条件的限制,禽群发病在所难免。然而,在禽群发病后,大多数养户都不能在第一发病期给予治疗。如当禽群精神稍差,大便有些不正常,吃料较慢时他们还不知到禽群发了病,不进行投药。等到禽群出现了死禽,而且死亡不断增加,食欲大减时才知到禽群染病了。此时用药,为时晚矣,疗效当然不好。
二、混合感染,单纯用药。禽群发病,由于体质差,抵抗力下降,往往不单感染一种病,很多时候,几种病并发。如法氏囊炎与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并发等等。但养户一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其四……几种病混合感染,他们往往只用治疗一种病的药进行治疗。多种疫病,单治其一,不言自明,禽群的病是难以治好的。
三、无的放矢,滥用药物。禽群发病引起死亡,造成了经济损失,养户心急如焚,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病因未明就乱投药。乱投药的结果,不但不能把病治好,还因为禽群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会使病情加重,死亡增加,损失更大。如凡鸡拉稀就用恩诺沙星等药物,都是滥用药物的表现。事实上,鸡咳嗽现象不但支原体病有,喉气管炎,支气管炎,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病也有;禽的拉稀,不但沙门氏杆菌病有,大肠杆菌病和各种病毒感染也有。在这种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用药,也势必收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四、治病心切,过分加大药量。事物发展有一个过程,禽病从开始治疗到治愈也必须有一个过程。治病的药物不管口服或注射,作用于病原体直至抑制杀灭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称疗程。一个疗程一般三至五天。而少数养户企图通过加大药量喂服一餐或注射一次就药到病除,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一次性不能把病治好,还会因为药量过大给禽群人为增加了药的毒副作用。这种做法实不可取。
五、只攻不守,不巩固疗效。有不少养户为了节约用药成本,用了一两天药,禽群病情有所好转了,就立即停止用药。结果,过了几天病情又加重了,死禽反而增加了,这就是不巩固疗效,导致病情反复和加重的结果。病情反复后,要将病治愈难度更大,因为重复用药往往产生抗药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病基本治愈后再继续用药一个疗程,直至完全康复。
六、疗效误判。这也是在少数养户当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懂得药物的作用是要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在用药正确的情况下,用药后一天半天,发现禽只还继续死亡或死亡增加,就片面认为所用药无效;其二,当原来的用药正在起效而未从根本上好转时急于求愈改用他药。结果一用就“灵”,误认为他改用得很对,后来的用药很灵。疗效误判对养户十分不利,势必给日后治疗同种疫病带来用药错误,人为造成经济损失。
七、惜本误医。少数养户在购药时斤斤计较“成本”,认为药越平越合算,贵药会增加成本投入,到时会使禽群赚钱少。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说得确切一点,他们计的并不是成本,而是价格。事实上,无效或效差的药才是最贵的药,疗效高的药表面虽然显得贵些,但比无效或效差的药实在平多了。我们在计算药费支出的同时,最好计一计疗效差死禽增加的损失和病治不好禽不长大(或不产蛋)白耗饲料的冤枉开支以及再次投药的多重药费。养禽的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成本不仅仅是药费。治疗禽病时,如果我们舍质求廉,定会贻误治疗,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希望广大养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更加有效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