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养殖户所饲养的貉子、狐狸时常发生自咬症,主要原因如下:
一、营养摄入不平衡。由于饲养环境和投料不同,个别身体机能低下的貉、狐就会因营养结构不平衡,导致自咬。貉、狐舔舐笼门、屋舍墙角,自食粪便就是先期的表现。
二、遗传影响。养殖户在选择种兽时,将本身就有自咬症的种兽留存,或其上辈为自咬症发病兽。这类自咬症发病后,通常速度较快,一两天的时间就会造成表层皮毛大面积被食。
三、应激反应。常见的应激反应有以下几种,①断奶、分窝、分群等;②转群、长途运输、新的环境、新的饲养人员或用具等;③过冷、过热或气温持续的骤然下降等;④电闪雷鸣、鞭炮声、长期的汽车喇叭声、暴雨击打棚顶声等因素造成动物视觉和听觉的异常刺激;⑤饲养员经常变更的艳丽服装、经常有陌生人出现等;⑥注射疫苗、驱虫、生病等生理异常刺激;⑦饲料的突然改变或饲料中的某种原料或成分突然发生改变等。
四、寄生虫引起。由于蚤、虱对皮毛表层侵蚀造成貉、狐瘙痒难耐,迫使其咬噬皮毛;体内的各类寄生虫导致貉狐坐卧不安,最后不得不以自咬来缓解症状。
五、病毒性的神经症状。这种自咬症是貉、狐的神经系统被病毒侵蚀所致,这种自咬症发病时,貉、狐会不由自主地自咬。
为了减少貉、狐自咬症的发生,养殖户应按其发病的原因对症采取措施,首先需按时投喂各类维生素药物,按照营养学的适当比例搭配饲料和辅料。其次是在留选种兽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患有自咬症或有这样倾向的貉、狐当做种兽饲养。同时,应保持养殖区环境安宁,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几率。坚持从仔兽分窝时定期定量投喂或注射驱虫类药物,消灭和减少体内外寄生虫。对于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均不能阻止的自咬症,建议养殖户将自咬症患兽的牙齿除掉或戴脖套,强制其不能自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