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养鸡业的头号杀手。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同时伴发神经症状、下痢、黏膜和浆膜出血。根据临床发病特点将新城疫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病型。对于该病的预防通常采用的是强化免疫预防措施,包括多次使用弱毒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甚至全部使用进口疫苗,但新城疫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特别是非典型性新城疫,仍是目前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新城疫频繁免疫仍多发的原因
近年来养殖场开始重视疫苗免疫,但对新城疫的免疫却存在诸多误区。如新城疫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毒力不断增强是新城疫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应针对当前常发毒株,选用疫苗。再如新城疫活苗大剂量频繁免疫、错误的接种途径导致的机体免疫麻痹、免疫力耐受、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也是非典型性新城疫频发的主要原因。
2.防治措施
规模养殖场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避免鸡在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时感染该病,这就需要养殖场及时对鸡群的抗体进行监测。对抗体水平低、抗体离散度大,疫苗免疫后抗体没有增加,表现出新城疫症状的鸡群,紧急免疫接种。
建议各规模养殖场从1日龄测定母源抗体开始,定期采样监测,早期每隔1-2周监测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大每3-4周测定一次。采样时,应注意具有足够的数量和一定代表性,一般万只以上鸡群按0.5%采样,小型鸡群按1%采样。采样时应从鸡群的多个位置抓鸡,采集病弱鸡只应单独标明,便于结果分析。通过ND-HI抗体监测,鸡群在4周龄前免疫往往不能得到较高抗体,5周后免疫,7-10周龄产生较高、均匀整齐一致的抗体。通过几次油苗免疫后,健康鸡群可得到8log2-12log2滴度的抗体,平均抗体水平在9log2±0.5,如抗体超过13log2以上,鸡群有可能感染了病毒,低于4log2,鸡群不足以抵抗病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