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改善养殖生态综合防治病害

2019-01-03 22:04:21浏览:8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干旱季节,养殖池塘水位偏低,造成养殖品种密度高,相互感染的几率增加,一旦发生病害,传染速度就会加快,因此要特别防

    干旱季节,养殖池塘水位偏低,造成养殖品种密度高,相互感染的几率增加,一旦发生病害,传染速度就会加快,因此要特别防止暴发鱼病,一定要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鱼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原因,它是鱼体、病原体和生活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鱼病要从三方面着手,既要注意消灭传染病的来源,尽可能切断传染和侵袭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还要改善生活环境,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日常管理

    干旱期间,是鱼类病害高发期,各养殖户要坚持每日数次巡塘,注重日常管理,密切观察养殖品种的变化,发现问题,正确应对,巧妙度过干旱期,减少旱灾损失。在每日巡塘中应注意观察鱼群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鱼病检查和相应的治疗。定期对养殖水体泼洒生石灰、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增强鱼类抗应激能力,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避免造成养殖水体不稳定,对养殖鱼类造成新的应激。

    应激管理

    应激(胁迫、紧迫)管理本身是健康养成最核心的技术,在干旱期间更应加强应激管理。暴发性鱼类疾病一般都出现在环境恶变,出现应激之后,特别是水质不稳定(水质发生变化)、气候环境很差、酸碱度变化大及温差大等应激强度较大时,养殖鱼类最容易感染病患。可全池泼洒三宝高稳VC(150克/亩-250克/亩)、葡萄糖(2千克/亩/米-3千克/亩/米水深)、黄芪多糖(100克/亩),以增强养殖鱼类的抗应激能力。并在泼洒4小时-6小时后,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须注意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问题),扑杀细菌和病毒,双管齐下方能最有效控制疾病的暴发。

    增氧措施

    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污物积累使池塘底部异养菌成为优势菌群,引起池塘底部严重缺氧,进而造成亚硝酸盐、氨氮因氧化不完全而蓄积(发生中毒),二是池底缺氧最严重的后果是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恶性增殖,兼之缺氧已经大幅降低了养殖鱼类的免疫力,这样就极容易暴发疾病。为了把底部污物存量降至最低,溶氧度必须达到足够高,以氧化分解水底有害物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改善水体循环,消除底部缺氧,方法是使用底层增氧机和在天气闷热、下雨天及平时晚上12点-1点全池泼洒以过碳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片状增氧剂200克/亩-300克/亩。

    危机管理

    在干旱期间,必须实施危机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实施营养素(含营养素药物)和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群的调控技术,使之有利于增强养殖鱼类体质的抗病力而健康成长,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通常在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季节池塘最容易缺氧引起致病菌的大量增殖而暴发疾病。病原体(细菌、病毒)暴发的条件是缺氧(低溶氧)和底质污物蓄积(提供病原体营养和病原体),水体载菌(毒)量偏高,对养殖鱼类产生应激造成抵抗力下降。对于这些因素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养殖经验,提前实施危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

1.拌喂优质稳定VC(1克/千克-2克/千克饲料),增强养殖鱼类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2.增加池底溶氧(半夜使用以过碳酸钠为主要成分增氧剂200克/亩-250克/亩),利于增强养殖鱼类活力,不利于细菌(如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增殖。

3.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杀灭细菌和病毒,有利于保持水质稳定,这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4.降低投饵量,减少残饵和污物,降低病原菌的营养供给。

5.若养殖鱼类发生病害应立即全池泼洒三宝高稳VC(200克/亩),以提高养殖鱼类的抗应激能力,有利于养殖鱼类的健康恢复和发挥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6.如果使用好氧的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改良水质,需注意在使用微生物制剂前天晚上每亩用过碳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片状增氧剂,并在使用前3小时-4小时使用一次快速增氧剂并持续开动增氧机,有利于发挥好氧微生物制剂的功效,达到改良养殖水质的效果。云南省陆良县水产站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羊乳头管狭窄治疗方法

上一篇:

抓紧防治猪瘟打好春防战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