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对养殖业仍然存在较大危害,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采取免疫预防、截断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淘汰感染猪、合理消毒及规范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一)科学免疫
1. 目前采用的疫苗有中国的兔化弱毒、脾淋苗,牛(羊)睾丸细胞苗,兔化弱毒克隆株苗及日本的细胞弱毒苗,免疫效果均较好。
2. 免疫程序:猪瘟免疫程序应根据本场及本地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常用程序有:仔猪出生后吮初乳前接种疫苗,注苗后2小时吃初乳,40日龄再免疫1次。非疫区:免疫母猪所产仔猪30~40天免疫,留作种用的再免疫1次。未免疫母猪所生仔猪20~25天免疫,以后半年一次。疫区:仔猪出生后吮初乳前首免,40天二免,以后一年1次。1年以上无可疑疫情安全地区,35~60日龄首免,以后一年1次,其中疫点、受威胁区20~2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
3. 免疫剂量:猪瘟免疫剂量正在被加大,有的养猪场兽医人员认为用苗剂量越大其保护性越好,据目前生产疫苗厂家提供的产品监测情况,认为加大在1~4倍范围即可。断奶之前仔猪4头份,断奶后仔猪2~3头份,大猪2头份。由于猪瘟疫苗的剂量要求,特别建议在猪瘟疫区,尽可能使用单苗,而不用三联苗,以免由于疫苗剂量不够,造成非典型、甚至典型猪瘟流行。
4. 我们凤凰办事处因偶有散发性猪肺疫病猪发生,就我办实际情况,我们每年春秋两季大面免疫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及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苗,再结合适时补针、仔猪窝边注射(母猪所产仔猪25-30日龄用猪瘟单苗2头份进行首免,50-60日龄用猪瘟兔化弱毒及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苗2头份进行二免,以后半年按2头份免疫注射1次猪瘟兔化弱毒及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苗),确保猪瘟免疫常年达到上级要求的动态密度,同时近可能减少猪肺疫疫病的发生率。
5. 免疫效果监测:疫苗免疫后,可进行免疫效果监测,用间接血凝检测免疫抗体,1︰16以上有保护作用,低于1:16者应补注疫苗。
(二)截断传染源控制猪瘟
1. 制定合理的外引种畜禽管理办法,加强引种检疫,从源头上杜绝传染源的传入。
2. 加强新进仔猪饲养管理。空场时先把畜圈彻底清洗干净后再用甲醛熏蒸消毒后再购入猪饲养。
3. 淘汰感染猪。
4. 对病死猪及污染垫料垫草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加强新购仔猪管理
随着养猪业发展,疾病不断增多,在任何疾病感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低的情况下,很容易继发温和性猪瘟,因此现阶段猪场猪瘟综合防治可按如下步骤操作:外购仔猪在选定健康运输前,使用水溶性多维、黄芪多糖粉、环丙沙星饮水,避免应急反应;购进仔猪后,先将新进仔猪与原有猪群隔离饲养15~20天,同时使用恒通免疫增强型电解多维散饮水,抗病毒、使用恒通70%黄芪多糖散混合拌料,净化体内潜伏期或运输过程中侵入的病原微生物,预防应激引起的不食、消化不良。无疾病暴发,即可注射疫苗,7天后与原有猪群合并饲养。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体抗病力。
(四)做好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
1. 做好场地和畜圈清洁及消毒工作。养殖场应每天进行两次清洗,在平时应对圈舍及周围环境用3%的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或4%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这些消毒病毒性传染病的消毒效果好,且经济实用,如在2%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5%~10%食盐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杀灭猪瘟病毒、猪丹毒杆菌、巴氏杆菌等病原体,还可提高对炭疽杆菌的杀灭能力。为防止病毒产耐药性建议与其他消毒药交替使用。生猪养殖场要求修建消毒池(池内应常保持有效消毒液)、消毒室、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灯,设置专用的诊疗室、专用工作服(每天工作服、鞋、帽放在消毒室内用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并经常用消毒药水清洗)等,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猪场等管理制度。广大养殖户则加强卫生圈改建,每天清理一次圈舍,防止粪尿积集而滋生病毒,每月用石灰乳刷圈舍及墙壁以达到消毒目的,既简单又经济;不论是养猪场还是散养农户均可以把石灰用水稀释后用上层澄清液给猪喝,这样既软化粪便又可对猪胃肠内消毒。
2. 做好粪便、污水处理及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污水一般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需经药物消毒处理,方可排出。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法,将液态氯转变为气体,通入消毒池,可杀死99%以上的有害细菌。近年的研究证明,用用漂白粉或液态氯消毒污水,会造成氯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现在已研究出将紫外线灯成排地安装在污水净化处理后排水口前面的消毒技术,待排出的水在紫外线灯周围经过0.3s,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这一新的消毒技术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