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配制日粮。育肥猪后期日增重逐渐下降,但是,由于体重相对较大,采食量大,加上平时的保健药物停用,育肥猪抵抗力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所以日粮营养必须均衡科学。猪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均由饲料来供给,而各种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与数量不一样,因此,应根据猪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及各类饲料中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来科学配合日粮,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千万不可长期饲喂单一的饲料。
2、饲养密度合理。育肥猪后期体重大,每头猪所占猪舍面积相对较大,如果是地面饲养,每圈以10到20头左右为宜。地面饲养时最好有一定的活动场,让育肥猪有适当的运动,使之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3、建立科学的饲养制度。即:定时饲喂。每天喂猪的时间、次数要固定,可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的利用率。定量饲喂。不可忽多忽少。应根据气候、饲料种类、食欲、粪便等情况灵活掌握。定质饲喂。即日粮的配合不要变动太大,饲料变更时,要逐渐过渡,否则,会使猪消化不良或患病。一般变更期为4天,即在4天内,饲料是逐渐减少或逐渐增加的。
4、合理调制饲料。应根据饲料的性质,采取适宜的调制方法,青饲料除切碎、打浆鲜喂外,还可调制成青贮饲料或干草饲喂;粗饲料常以粉碎、浸泡、发酵等调制方法;精饲料中各种籽实类通过粉碎后生喂。但生豆类需经蒸煮或焙炒消除抗胰蛋白酶因子和豆腥味后才可喂猪;另外,菜籽饼饲喂前应经过脱毒处理后方可饲喂。
5、供给充足饮水。由于育肥后期,猪的饮水中不能添加任何抗生素等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药物,所以,育肥后期猪的饮水要干净,特别是冬春季节不能直接饮用冰冷的水,否则会引起猪肠胃不适,诱发猪腹泻病发生,影响猪的生长和出栏。夏天气温高,猪的体温也会受到影响,若饮水充足,体温就会在水的调节下不升高;猪还可以通过急促呼吸,将肺部的呼吸道水气排出体外,以水气带走体内多余热量。
6、加强管理。冬季天气寒冷,猪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其增重减缓,饲料利用率降低,而且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弱猪、病猪和冻死猪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冬季养殖育肥猪的经济效益,必须精心饲喂,抓好防寒保暖措施。如果猪舍内有地下火龙加温设施,要根据猪舍面积大小和饲养密度情况加温。要保持温度相对平稳,不能忽高忽低,造成猪群温度应邀,抵抗力降低引发疫病。没有建地下火龙的猪舍外加上塑料薄膜在原有猪舍的基础上进行改装。高温会影响猪的食欲,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在舍前搭建临时凉棚遮阴,防止阳光直射。也可在舍围搭棚,或栽种藤蔓类植物遮阴。规模化猪场在设计时就有水帘、空调、风扇等降温设施。盛夏时期,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增加青绿饲料。青绿词料由0.5-1千克增加到1-1.5千克。所喂饲料均应新鲜卫生无霉变。实行夜间喂猪,可减少白天活动,增加猪的睡眠时间。另外,晚上外界干扰少,天气比较凉爽,猪吃食后,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猪的生长。饲喂时间可在晚上7点、11点、凌晨4点进行,每晚饲喂3次,白天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各喂1次0.5%的食盐水和青绿多汁饲料。
7、加强消毒管理。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减少疫病感染的机率。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考虑对病原体消毒力强,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环境中较稳定,价廉易得且使用方便的药物。环境净化与消毒:包括车辆消毒(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道路消毒(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及时消除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在猪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应设消毒池,池内盛3%-5%来苏儿液或10%-20%的漂白粉溶液供工作人员进入时蘸脚。或者让他们进入生产区前先洗脚、更换防疫服等。猪舍消毒:育肥猪出栏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包括清理、冲洗,待干燥后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再用熏蒸法或火焰法或火碱法等进行消毒。
8、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养猪场户应严格执行农业部《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有关规定,出栏前必须按照规定停止投入所有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药物和免疫注射。
9、提前报检。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养猪场户应当在生猪出栏前3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检疫。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接到养猪场户报检报告后,指派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到养猪场(户)进行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