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珍珠养殖业有了飞速发展,海水珍珠年产量由1988年首次突破2吨大关已提高到现在的15至20吨;淡水珍珠的发展速度则尤为惊人,1992年产量为300吨,据有关资料介绍现在已达到800-1000吨。
一、预前处理
预前处理这道工序主要包括分选、打孔、膨化、脱水处理。由于珍珠圈层结构比较细密,漂白很难渗入珍珠内层。膨化就是利用膨化剂使珍珠结构变得"疏松"一点,又不让珍珠有明显的损伤。
在珍珠优化新工艺中,预前处理是与漂白同样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与处理方法均与旧工艺不同,主要是针对旧工艺中珍珠光泽多少会损害来设计的。保护固化珍珠层,使珍珠在漂白、抛光工序中不受损伤是其主要目的,主要步骤依此为清洁、不打孔保护珠层处理、分选和打孔。其中不打孔保护珠层处理是其特色所在。使珍珠表面不直接接触漂白液,避免氧化受损及增强珍珠光泽是工艺预先处理要达到的效果。苯和氨水的混合液已经被淘汰,因涉及工艺保密问题,新采用的试剂不多阐述。
为达到以上目的,要求所用试剂必须是无色透明物质,耐热耐酸碱,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副作用,且能经受超声波清洗及抛光处理。
经过保护珠层处理的特点是:1、没有打孔;2、光亮度明显增强;3、漂白过程中珍珠表面没有大量溅泡附着。
二、漂白
2.1去污处理
养殖珍珠并非生来就完好无缺,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有母贝的游离细胞、分泌粘液、外套膜小片坏死部分等有机杂质被包裹在珍珠层与珠核之间或珍珠薄层与薄层之间,使从母贝中直接获取的珍珠有90%以上为污珠,带有不同程度的黑斑,严重的影响珍珠光泽,因此珍珠必须经过处理才能饰用。去污漂白能恢复原来的光泽,是使珍珠增值的关键一环。
去污漂白优化配方除了漂白剂外,还由溶剂、渗透剂、稳定剂、界面活性剂等多种助剂组成,各种试剂的选择、用量及组成才是决定漂白质量的关键。运用恰当,其漂白效果好;否则,会引起珍珠变质。损坏珍珠。
界面活性剂有离子型与非离子形两大类,在珍珠漂白中,非离子形界面活性最佳,如司盘类和吐温类,其用量虽少,仅为千分之一,却发挥着湿润、渗透、扩散、洗涤等特殊功效。
稳定剂主要是调节控制漂白液的PH值,因为珍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若溶液成酸性,会腐蚀珍珠。虽然珍珠在漂白时已经用碱将漂白液的PH值改变,但随着漂白的进行,PH值通常会降低,因此漂白液PH值的选择与稳定,在珍珠漂白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经预前处理的珍珠在漂白过程中不在有大量气泡附着在珍珠表面,这是与旧工艺不同之处,漂白液不直接接触珠面,而从珠孔进入珍珠内层与着色物质发生反应,使珍珠得以脱色,排除了珍珠表面"邹",珠光受损的可能。
漂白温度控制在低温体系,虽漂白时间增长,但漂白彻底,效果好,珠光受损率极低。
2.2去液处理
去液处理是指清洗珍珠,除去残留在珍珠内的漂白液。目前虽然对珍珠返黄原理还无定论,但实验中发现,没有经过去液处理的珍珠会出现珠面发蒙,泛白点及缓慢变黄的现象,影响珍珠质量,故去液处理比较重要。
三、后处理
为进一步改善珍珠光泽,经去污漂白的珍珠一般还应进行后处理,即增白、调色、抛光,可灵活选用,其中抛光最重要。
四、结论
珍珠加工工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珍珠质量,其独特性在于:
1.不打孔保护珠层的预前处理;
2.漂白时采用的低温体系;
3.新兴抛光材料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