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正确处理蜜蜂繁殖过程中的“促”与“控”,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关键。蜜蜂生产王浆和蜜,具有季节性。在花粉充足的生产季节,需要有大量的适龄工作蜂投入采集和哺育工作,这就需要促进蜜蜂的繁殖;而当花粉减�...
正确处理蜜蜂繁殖过程中的“促”与“控”,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关键。
蜜蜂生产王浆和蜜,具有季节性。在花粉充足的生产季节,需要有大量的适龄工作蜂投入采集和哺育工作,这就需要促进蜜蜂的繁殖;而当花粉减少或没有花粉时,就必须控制蜜蜂的繁殖,以减少“饭桶蜂”。
处理好蜜蜂繁殖的“促”与“控”,一定要正确掌握标准流蜜期和蜂龄的关系。蜜蜂一般是按蜂龄进行合理分工及配合工作的。大体上从卵到新蜂出房为21 天,出房后,1~3日龄不会工作,4~13日龄主要是内部哺育、加工和清巢等;14日龄以后,才外出采蜜、采粉、采水。为此,要比较准确地确定在什么时间、什么花期进入大流蜜期,以及蜜蜂从哺育到成龄采集需要多少天,来掌握蜜蜂繁殖“促”与“控”的时间。一般在大流蜜期前35天开始“促” 繁,以保证进入大流蜜期后有较多的适龄工作蜂产蜜。当大流蜜期过去、其它蜜源又接不上时,一般在蜜源结束前20天就要开始“控”,防止听任蜜蜂自己繁殖,造成越是大流蜜期,蜜蜂产仔越多,内部工作负担越重,出勤越少,以致大流蜜期过后,大批新蜂出房,无蜜可采,出现大批“饭桶蜂”,影响养蜂效益。
蜜蜂繁殖的“促”与“控”应灵活掌握。“促”主要是加脾,注意保温,奖励饲喂,提高母蜂产仔、工蜂抚育的积极性。“控”要区别情况。在夏季断仔治螨或越冬前蜜源结束时,可以用王罩把蜂王关起来不让产仔;在大蜜源结束但还有零星蜜粉源或螨害不严重时,可采取抽出多余的空脾或用隔板把蜂王关在小区内,来控制蜜蜂的繁殖。这样,“促”与“控”得当,就能使养蜂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