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发酵床养鸡标准又规范

2019-01-04 11:16:05浏览:10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鸡的都知道鸡的应激性不高,在高温环境下鸡群对能量的需求较低,采食量也会降低,这是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调整饲养

养鸡的都知道鸡的应激性不高,在高温环境下鸡群对能量的需求较低,采食量也会降低,这是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调整饲养标准和日粮配方并配以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发酵,以保证鸡群的营养摄取和提高饲料适口性,是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技术。

1、高温与采食量的关系环境温度在18℃-32℃之间时,温度每升高1℃,鸡群采食量降低1.72%。高温时提高日粮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能量浓度作为采食量减少的补充,对维持蛋鸡高产能力无益,因为加喂碳水化合物反而使产热增加。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是用脂肪来代替碳水化合物,因为脂肪热增耗较低,日粮中添加油脂不仅可提高日粮的代谢能值,而且改善适口性,促进鸡采食,减少鸡体增热,降低饲料在胃肠道的流通速度,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日粮中的能量浓度调整应以使热增耗的产生降至最低限度为原则。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时,必须调整其他养分以保持日粮平衡。


2、增加配合饲料的营养浓度这是减少暑热时节蛋鸡生产力下降的有效手段。要确保蛋鸡每日最基本营养需要(如18g粗蛋白,1. 151 MJ的能量,360 mg蛋氨酸,720 mg赖氨酸,3. 5 g的钙,0. 4 g有效磷及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这样才可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的危害。为满足营养需要,在热应激时,有报道说能量的浓度应该提高10%,其他营养成分的浓度应提高25%。

3、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由于鸡群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与环境温度无关,所以在热应激时鸡的蛋白质需求不会改变。然而环境温度上升时鸡的采食量下降,所以应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而在更高温度下,热应激会直接影响鸡群产蛋率,即使提高蛋白质水平也无法改善,但是高蛋白日粮对维持高温(30℃-33℃)下的产蛋量有良好作用,能改善鸡蛋品质,并对高温的不良影响有一定缓冲作用。轻度热应激下,提高饲粮蛋白质和钙不能缓解热应激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但可增加蛋重。商品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一般是从16.5%调整为17.6%。

4、调整日粮的蛋白能量比在热应激时,是否应提高肉鸡日粮的蛋白能量比以保持粗蛋白质的供给量不变?因为高蛋白日粮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十分有害,所以观念不一。有效的做法是不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而提高必需氨基酸的浓度。据报道,蛋氨酸能降低肉鸡对热应激的敏感性。以玉米-大豆为基础的日粮需要添加蛋氨酸才能获得较佳的肉鸡性能。有人认为在应激条件下,肉鸡在腹部沉积更多脂肪,在7℃-32℃之间腹脂和温度有直接关系而与蛋白质水平无关。但降低能量蛋白比有利于降低腹脂。

5、提高日粮氨基酸水平由于代谢蛋白质产生的热增耗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高日粮蛋白质增加机体内的代谢产热积累。所以添加蛋白质不仅增加饲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热应激。日粮氨基酸不必通过肠道内蛋白酶的分解就可直接吸收进入机体,可减轻热应激受损肠道的负担,也能迅速补充机体所需。因而多数学者主张用低蛋白质日粮同时适当补加必需氨基酸保证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以减少蛋白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热增耗,保持必需氨基酸的添加水平能够改善肉鸡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和舍内氨浓度。

6、注意日粮氨基酸平衡日粮氨基酸平衡也受环境温度影响。在适宜温度下,精氨酸/赖氨酸为1:10时最佳,而在高温环境中,比例应上调至1:(1. 27 --1.37)。以可利用氨基酸为标准配制日粮,有利于减轻热增耗的负担。对热应激中氨基酸添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缺少成熟的添加方案,有研究发现蛋氨酸、赖氨酸可以缓解热应激,是两种必须添加的基础氨基酸,它们的添加量一般为每天蛋氨酸360 m含赖氨酸720 mg。

7、注意日粮的钙磷平衡热应激能影响蛋壳质量(蛋壳变薄、变脆),其原因除蛋鸡子宫碳酸苷酶和维生素D活性降低外,蛋鸡血钙降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保证鸡每天至少摄入3.5 g钙,可将饲料中钙含量提高到4%,但要保持钙磷比例为4:1。尽管有报道提高饲粮有效磷可缓解蛋鸡热应激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但是过多的磷会限制骨钙的释放,并抑制含钙碳酸盐的形成,所以过高的磷比低磷日粮更影响蛋壳质量,也影响蛋重。因此,要避免日粮中磷过高。例如热应激(3a℃)时蛋鸡采食量是20℃时的92 %,所以要保持每日钙和有效磷的采食量,就应当把他们的浓度分别提高到108.7%,把日粮中钙与有效磷的比例调整到(4.0%一4. 5%):(0.40%-0. 45%)较好。

友情提示:

所有非“金宝贝”品牌的干撒式发酵床均为假冒伪劣产品。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目前池塘养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上一篇:

山羊羔羊提前出栏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