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是水产养殖的垃圾。据测查,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 增。生产实践表明,池塘保留适宜厚度(15厘米~20厘米)的淤泥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 质等作用。但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它的有益作用,而且会对水产养殖带来的以下危害:1.使池塘有效蓄水深度变浅,水体容量下降,水产品生活空间减小、降低鱼产量。2.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大量的水体溶氧,加 重池塘“氧债”,可造成鱼浮头,甚至翻塘。3.淤泥中的含氮、含硫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被细菌分解(无机化),产生一些对鱼类 有毒害的还原型中间产物(氨、硫化氢等),抑制水产品的生长。4.淤泥是病原生物潜伏的温床,其中蛰伏着许多水产动物的寄生虫(或中间宿主)或休眠 虫卵和致病微生物。当池塘水体生态环境变坏时,养殖鱼类的抗病力下降,而病原微生物却 大量繁衍,从而导致鱼病暴发与流行。池塘淤泥的改良,一般在冬春季节进行,先排干池水,进行人工或机械(泥浆泵)清淤, 然后冻土晒塘,在进水投入使用前,再用生石灰消毒一遍。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如条件允许 ,可借助潜走式水下清淤机进行带水清淤,也可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挺水或沉水植物(吸收底 泥中的有机质),也能达到改良淤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