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又叫此病为"乌头瘟",游动缓慢,对外界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将病鱼捕起来看,可见鳃盖内表面皮肤往往发炎充血,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甚至有小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鳍的边缘色泽常变淡,呈"镶边"状。
[防治]A 外用药任用下列一种。
1、 全池泼洒优氯净(含有效氯56%)使池水或0.5-0.6PPM浓度
2、 全池泼洒漂白粉(含有效氯30%)使池水或1-1.2PPM浓度
3、 全池泼洒鱼安(含有效氯56%)使池水或0.3-0.4PPM浓度
B 内服药,任选下列一种
1、 每100公斤鱼每天用2克呋喃唑酮拌饲投喂,连喂3-5天。
2、 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肠炎灵10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
3、 每100公斤鱼每天用磺胺二甲氧嘧啶10-20克拌饲投喂,连喂4-6天。
2、 白皮病
[症状]发病初期,尾摆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使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的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是浮于水中,不久鱼既死亡。
[防治]1、捕捞、运输、放养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鱼体表面有寄生虫时,要及时杀灭寄生虫。
2、放养前用11.25PPM金霉素或25PPM土霉素水溶液药浴半小时。
3、 全池泼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3PPM浓度。
3、白头白嘴病
[症状]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周围的皮肤糜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故在称"白头白嘴"症状。个别病鱼的颅顶充血,呈现"红头白嘴"症状。
[防治]1、鱼苗放养密度应合理,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鱼苗有充足的适口饲料和生活在良好的水环境,同时要及时分塘。
2、全池遍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3PPM浓度。
4、 细菌性肠类病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是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液较多;严重时全肠呈红肿,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粘液,肛门红肿,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防治]1、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肠炎灵10克拌饲投喂,连投3-5天。
2、每100公斤鱼每天用鱼服康A型250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
3、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大蒜头500克(投喂前捣碎制作)或大蒜素微囊4克拌饲投喂,连喂3天。
5、 赤皮病
[症状]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截,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在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
[防治] 1、捕捞、运输、放养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鱼体表面有寄生虫时,要及时杀灭寄生虫。
2、全池泼洒大黄、使池水成2.5-3.7PPM浓度。在遍洒前,大黄要先用20倍重量0.3%的氨水浸泡12-24小时。
4、 每100公斤鱼每天用磺胺二甲氧嘧啶10-20克拌饲投喂,连喂4-6天。
6、 出血病
[症状]主要是危害草鱼、青鱼鱼种。病鱼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出血症状分为三种:
1、 病鱼头顶部、下颌、口腔、眼眶、鳃盖和鳍基部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
2、 病鱼体色发暗,呈现暗红色。撕去鱼皮,全身肌肉呈鲜红色。由于严重贫血,鳃常呈"白鳃",有时呈"花鳃"。
3、 打开鱼体,内脏充血色变淡,肠壁局部或全部充血。但肠壁弹性仍较好。肠素膜、脂肪组织充血,脾肿大、暗红无光泽,肝、肾、鳔和胆囊有出血点或血丝。
[防治]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加注清水,遍洒生石灰用漂白粉消毒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