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一方面,目前全球的消费观念正发生巨大变化,注重保健、崇尚自然的绿色消费之风蔚然兴起,尽管绿色食品昂贵(如在我国每1千克中华鳖,养殖的为90元,野生的为350元),仍有40%的欧洲人、67%的荷兰人和80%的德国人喜欢购买绿色食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崇尚绿色食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国淡水水域辽阔,其中不乏适于仿野生养殖的库湾、河沟,但较少被用来生产绿色食品。
模式:在库湾、河沟处设置拦网,使水体处于自然流动状态,并根据当地的光照、降水、肥源、土质等情况,有选择地在其内栽培水草,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为主,辅以挺水植物(慈姑、蒿草等)和浮水植物(水葫芦、浮萍、芜萍、青萍等),放养草食性的草鱼、团头鲂,滤食性的鲢、鳙,肉食性的中华鳖等,底部再播养些螺、蚌等贝类。在这种仿野生环境下,水草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生长,为水体补充氧气;草食性鱼类以水草为食,其排泄物滋长浮游生物;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提高水体透明度,使水草获得充足的光照;肉食性的中华鳖等以底栖贝类和小鱼、小虾为食。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由于生态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所养品种很少得病,不必施药救治,所出产品近似野生,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另外,以天然饵料为主、人工饵料为辅进行养殖,还节省了生产成本。
实例:2002年,江苏省南通农场多种经营公司利用200公顷的水面,进行鱼类与中华绒螯蟹混养,他们在水里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营造仿自然生态环境,养殖过程中杜绝使用氯霉素、痢特灵等水产禁用药物,当年除了鱼类外,每公顷水面收获中华绒螯蟹697千克,所有鱼、蟹产品均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市场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