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治改造鱼塘
各地应在春放鱼种之前,因地制宜地把鱼塘、山塘等水面挖深扩大,把面积适当扩大到5亩以上,常年水深保持在2.5米以上。
二、多品种密养、混养和轮养
养鱼是水体立体利用,要达到亩产1吨以上,按广东的情况,应放养各种鱼种3000多尾。其中上层滤食性鳙、鲢鱼分别占90尾和120尾,全年分3次放养;中层鲩鱼(即草鱼)占1000多尾,其中0.5公斤、0.25公斤和50克鱼种各占1/3,这样经过3个多月饲养,大的长到1公斤以上,就可捕捞上市,实行捕大补小,均匀上市,又能调节塘内载鱼量;下层鲮鱼1000尾、异育银鲫或高背鲫200尾、单性罗非鱼500尾,还有底层肉食性生鱼(又叫乌鱼)、塘虱、加州鲈各30~50尾。这样使上、中、下底层鱼类欢聚一塘,各得其所,形成一个相互促进、互为利用的产品结构,发挥其最佳的经济、技术、生态效益。
三、青、精、肥结合,巧投饲料
广东历来有使用大草、大粪、花生麸等综合饲料喂鱼的习惯,把禽、畜、鱼、果、菜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低耗、高产、高效的目的。在投饲方法上,在一定时间内,主要用嫩草、禾秆、花生茎、蔗叶、象草等青饲料喂好鲩鱼,使其排泄的粪便肥沃塘水,培养浮游生物,为鳙、鲢鱼提供食物;在塘边养猪养三鸟,其粪便是鲮、鲤、鲫、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好饲料;积于塘底的大量塘泥,又是种果种粮的优质有机肥。这样可达到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一举多得的目的。但仅仅使用青料和粪便喂鱼还是不够的,还应在鲩鱼上市前1个月内,投些花生麸、豆饼或人工配合饲料。
四、做好鱼病预防工作
在多种养殖鱼类中,鲩鱼最易生病,常见有烂鳃病、赤皮瘟、肠胃病、出血病等几种,是由病毒、病菌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防治方法:一是在放养前要加重药物,彻底清塘消毒;二是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饲料,促使鱼体质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定期使用生石灰、硫酸铜、漂白粉、敌百虫等药物消毒塘水,改良水质,消灭敌害;四是夏秋季天热水温高,要每隔1个月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以利各种鱼快长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