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鲃又名锯倒刺鲃、清波,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四川西昌地区盛产此鱼。中华倒刺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等特点,是广大消费者一直喜爱的名贵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现市场售价高达50元/公斤左右,仍供不应求。为此,笔者根据四川、重庆等地人工养殖中华倒刺鲃的成功经验,将其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鱼苗培育 培育池一般为水泥池,面积20平方米~100平方米,深度1.2米~1.5米,水源充足,进出水口设栏栅。放苗前10天~15天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底黑色淤泥,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第二天即可进水。初次进水水位应控制在80厘米~100厘米,然后每亩投放经过充分发酵、消毒的粪肥250公斤~350公斤,以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
鱼苗孵出后1天左右,体长一般可达1厘米,已能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此时开始放入鱼苗池培育。放养前应用数尾鱼苗试水24小时,情况正常后方可放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尾~100尾,放养时注意水温差不能超过2℃。鱼苗放养后,以微流水逐日冲注加深池水。每天投饵3次以上,前5天以投喂浮游生物和蛋黄为主,第6天~10天投喂水蚤和粉状饲料,第11天~30天以投喂花生麸为主,兼投水蚤及鳗鱼饲料。每天早晨坚持巡塘,观察水色,透明度一般掌握在30厘米左右,若浮游生物过多,水质不良,则应适当换水,降低饵料生物的密度,保持水质清新。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一般长到4厘米~5厘米的规格,可放入大池进行鱼种培育。
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池面积以1亩~3亩为宜,水深1.5米~2米。放种前7天~10天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左右带水消毒。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4厘米以上的个体放养。下池前用1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泡鱼种15分钟左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尾~5尾,以投喂含粗蛋白35%以上的全价颗粒饲料为好。鱼种下池后的第3天开始进行驯食,初期吃食较少,宜少量多次投喂,5天~7天后,随着鱼种吃食转入正常,投喂次数要适当减少,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投一次,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10天后,鱼苗体长达6厘米左右,投喂原则为80%的鱼吃饱离去为准。因中华倒刺鲃具有一定的植物食性,应定时投喂少量鲜嫩的青料,以补充部分维生素,有利于鱼种生长。
中华倒刺鲃喜生长于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高的水环境中,可根据鱼池大小,每个培育池配备1台0.75千瓦或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遇闷热、阴雨天气,要特别注意观察鱼种的活动情况,发现缺氧迹象时应及时打开增氧机增氧。正常情况下,每天早晨及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每半月用生石灰对鱼种池进行消毒,用量为每亩15公斤~20公斤,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和有机底质的分解,保证鱼种在良好的水环境下生长。经过100天~120天的精心饲养,鱼种可由4厘米长至每尾80克~100克的规格,成活率一般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