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疯狂病 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鲢碘泡虫病。由鲢碘泡虫寄生在白鲢各种器官组织中引起,其中尤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主,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系统等。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是危害1足龄白鲢,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病鱼的肉味不鲜而腥味重,并且很瘦,所以未死的鱼商品价值也受严重影响。此病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
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消瘦,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头长为尾柄高的2.95倍(健康鱼为2.2-2.3倍),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在水中离群独自急游打转,常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而死;死时头常钻入泥中;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称疯狂病。剖开鱼体,可见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肝脏、脾脏萎缩,腹腔内有腹水,小脑迷走叶显著充血;病鱼严重贫血。
2.饼形碘泡虫病 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鱼病。由饼形碘泡虫寄生引起,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尤以前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为多;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以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鱼苗下塘后12天即被感染,引起大批死亡;当水温27-30℃时,该虫在草鱼鱼体内发育一代需12-15天;用老化6-8个月的孢子进行人工感染草鱼鱼苗,100%发病。主要危害全长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同池混养的鳙、鲢、青鱼不患病。该病流行于5-7月,尤以5-6月为甚。
饼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病鱼体色发黑;消瘦,腹部略膨大,鳃呈淡红色,贫血,肠内无食,前肠增粗,肠壁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当大量饼形碘泡虫寄生在脊椎时,可引起鱼体弯曲。
四川省报道,饼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鱼苗种的肌肉内,形成白色胞囊,病鱼体表高低不平,生长缓慢,疾病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
3.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鲮鱼鱼苗、夏花的皮肤及鳃上,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或点状胞囊,尤以体表为多,严重时影响病鱼的呼吸、游动和摄食,最后衰竭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等地。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鲤的鳃弓及鳃上,形成大量灰白色瘤状大胞囊,这些大胞囊是由许多小胞囊融合而成,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4.鲫碘泡虫病 由鲫碘泡虫及库斑碘泡虫等寄生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引起瘤状突起的疾病,称鲫碘泡虫病。该病在上海、江苏、浙江、东北等地的池塘、湖泊、河流中较为常见;有的地区发病率可高达40%,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在缺氧时就很容易死亡;同时即使不死,病鱼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损失也是很大的。碘泡虫侵入银鲫的骨骼肌后,进行大量繁殖,仅有碘泡虫本身的囊膜形成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微胞囊,宿主不形成任何胞囊壁将其包围,当碘泡虫成熟后就散在肌纤维中。碘泡虫多数是从 肌纤维的外面侵入、繁殖及取代肌纤维;少数是钻入肌纤维内进行繁殖,从肌纤维中间逐步向外取代肌纤维。碘泡虫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中是钻到那里就在那里繁殖,因此,肌纤维和碘泡虫相混杂,只有在瘤状突起中间的肌纤维才全部被碘泡虫所取代;在此同时碘泡虫又不钻入鱼的背鳍以后及腹部肌肉,形成瘤状突起。当瘤状突起较大时,手摸患处很柔软,好似快要涨破一样;瘤状突起向前可突出头顶骨0.5厘米,高出头顶骨2.1厘米,后面到背鳍第4根鳍条基部,下面到侧线处。
5.圆形碘泡虫病 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鲫的头部、鳃弓及鳍上,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胞囊,这些胞囊都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且这些肉眼可见的大胞囊都是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该病在全国各地的池塘、湖泊、河流、水库中都有发生,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严重感染时,1条病鱼体上有数百个肉眼可见的大胞囊,病鱼极其丑陋,就失去商品价值。
6.异形碘泡虫病 异形碘泡虫寄生在鳙、鲢的鳃上,形成许多针头大小的白色胞囊。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鱼体瘦弱,背似刀刃,体表失去光泽,鳃盖两侧常充血,鳃丝呈紫红色,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当水中溶氧低时很易死亡。主要危害鱼苗、鱼种,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市都有发生。
7.尾孢虫病 多格里尾孢虫寄生在鳜的鳃丝及鳃弓上,形成白色大胞囊。大胞囊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融合处壁发生纤维素样变,最后消失;胞囊均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其中主要为胶原纤维,并有少量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在大胞囊外面还有宿主增生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覆盖。当孢子成熟后,大胞囊的壁也发生纤维素样变,胞囊破裂,孢子放出,最后整个大胞囊消失。只有当大量寄生时才会引起病鱼死亡,尤其当水中缺氧时。
危害乌鳢的主要是中华尾孢虫,主要是危害夏花鱼种,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华南和长江流域一带为严重。尾孢子虫在乌鳢的各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主要是侵袭皮肤及鳍,形成淡黄色胞囊,胞囊无一定形状。
蟾胡子鲇在苗种饲养阶段也常患尾孢虫病,在皮肤、鳃和鳍上形成很多椭圆形胞囊,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
8.鲢旋缝虫病 鲢旋缝虫寄生在鲢的肌肉、鳃盖、眼眶周围、皮肤、鳍基及肾脏等处,形成淡黄色、大小不一的粒状胞囊,严重时胞囊可连成一片。病鱼瘦弱,比健康鱼的体重轻1/4-1/3,有时眼球突出,病鱼缓慢死亡,不死的病鱼也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主要流行于浙江菱湖地区。
9.脑黏体虫病 又称眩晕病、旋转病、昏眩,是口岸鱼类检疫对象之一。主要危害虹鳟、大西洋鲑、河鳟等鲑科鱼类,从鱼开始摄食后的数周内是最主要的感染期,是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我国虽已发现有此病原体,但尚未发现有病例报道。
脑黏体虫寄生在鱼的头骨及脊椎骨的软骨组织,破坏听觉平衡器及交感神经,使鱼追逐自身尾部而旋转运动,尾部发黑,鱼极度瘦弱而死;残存的鱼随着鱼体长大,黑色逐渐消失,停止旋转运动,留下脊椎弯曲,眼后部凹陷,下颌不能闭合或折弯等后遗症。
10.中华黏体虫病 中华黏体虫寄生在鲤鱼肠的内、外壁上,形成许多乳白色芝麻状胞囊,严重影响鲤鱼的生长发育,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为严重。
11.时珍黏体虫病 又称鲢水臌病。时珍黏体虫寄生在鲢的各器官组织,但主要寄生在腹腔内,形成丝状、扁带状、块状、分枝不规则形胞囊,严重时胞囊占鱼体重的1/4,病鱼腹部膨大,鱼体消瘦,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内脏萎缩,腹腔积水;病鱼失去平衡,离群独游,体色发黑,体表少黏液,摸之有粗糙感。病鱼煮后鱼肉化水无味,故称水臌病。流行于广东,病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
12.增生性肾脏病 又称胀鳔症。陈毕生等(1991)报道,黏体虫寄生在硬头鳟、美洲红点鲑、鳟、红点鲑、石斑鱼、鲫鱼、金枪鱼、鲷等多种海、淡水鱼类的肾脏、脾脏、肝脏、鳔、膀胱、消化道等器官组织内,形成白色胞囊。流行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海南、东北等地。病鱼腹部膨大,腹部朝上,漂浮在水面,失去平衡;或在水中打转,或沉卧网底;体色变淡或变暗,发病后数天死亡。病鱼患病时间长后,可见体表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损伤。剖开病鱼腹部,可见鳔充满气体,极度膨胀,有明显的微血管网分布,膨大的鳔压迫其他内脏;肾脏深褐色,肿大或萎缩变硬;肝脏棕褐色,微肿,严重时体积缩小;胆囊圆胀,约为健康鱼胆囊的2-3倍;脾脏肿大,为健康鱼的2倍,略硬实而变暗;性腺萎缩。
13.两极虫病 两极虫寄生在鳗鲡的皮肤,形成大量白色胞囊,虽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因病鱼丑陋,丧失商品价值,损失还是很大的。两极虫有些种类寄生在鲢、鳙、青鱼、草鱼、鲤等的肾脏、胆囊、膀胱等处,但尚未见有病例报道。
14.鲢四极虫病 鲢四极虫寄生在鲢的胆囊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消瘦,体色变黑,眼圈出现点状充血,或眼球突出,鳍的基部和腹部呈黄色,肝脏呈淡黄色或苍白色,胆囊极大,充满黄色或黄褐色的胆汁;肠内充满黄色的黏状物;个别病鱼体腔积水。鲢四极虫在6、7月感染鲢鱼鱼苗,越冬期在鱼体内处于变态期,在越冬后期形成第一批成熟孢子,常并发水霉病、斜管虫病,而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流行于东北地区。
15.鲮单极虫病 鲮单极虫寄生在鲤、鲫、散鳞镜鲤、鲤鲫杂交鱼的鳞下,形成许多淡黄色大胞囊,每个大胞囊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最大的可达乒乓球大小,寄生处鳞片竖起,病鱼极其丑陋,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在长江流域均有发生。
16.吉陶单极虫病 吉陶单极虫寄生在鲤、散鳞镜鲤的前、中肠的肠壁,形成很多形状不规则的大胞囊,突出于肠腔内,将肠管堵塞涨粗,肠壁变薄而透明,腹腔积水,肝呈淡黄色或苍白,性腺萎缩,腹腔积水,病鱼消瘦、贫血,逐渐饿死。在湖南、湖北、江苏、上海、辽宁、贵州、兰州等地都有发生。
王玉佩等(1990)报道,在河北水库网箱养殖的鲤肠壁上发现有大量箭形单极虫寄生形成的大而近似圆的白色或蜡黄色球状胞囊,肠管比健康鱼的粗1-2倍,症状与吉陶单极虫病相同,死亡率达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