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温 淡水养殖动物多为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但此变化应是逐渐的,不能突升突降,否则养殖动物难以适应,易发生死亡。如鱼苗在运输过程中和下塘时,要求水温变化不能超过2℃,鱼种不超过5℃。鳖则不能忍受3~5℃的温度突变。
长期的高温和低温也会对淡水养殖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死亡。如当水温为10℃时,鳗鲡即停止摄食。鲮鱼所需的水温不能低于8℃,否则死亡。草鱼、鲢鱼越冬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4℃,水温在0.5℃以下,草鱼、鲢、镜鲤即死亡。罗非鱼的最低临界温度为7~10℃,若较长期生活于13℃左右,会引起冻伤,陆续死亡。鳖的最低极限温度则为0℃。
2.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对淡水养殖动物的生长及生存有直接的影响。在溶解氧较低的水域中,淡水养殖动物往往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体质渐弱,易患疾病。当溶解氧低于1毫克/升时,青鱼、草鱼、鲢、鳙等鱼开始浮头;当水中含氧低于0.4~0.6毫克/升时,则窒息死亡。罗氏沼虾、鳖池中溶解氧应不低于3毫克/升。水中溶解氧也不能过高,过饱和时,又会引起淡水养殖动物苗、种患气泡病。
3.酸碱度 淡水养殖动物对水域酸碱度的耐受范围以pH 7~8.5为宜。鱼、鳖等在酸性水中往往表现为代谢机能降低,摄食减少,生长缓慢,抗病力降低;各种家鱼在pH低于4.2或高于10.4的水里,会大批患病,甚至全部死亡。
4.水中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 水中各种化学成分如钾、钠、钙、镁、铁、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是淡水养殖动物所必需的,但当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危害养殖动物。另外,有些水源因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受有毒物质污染,常致使养殖动物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