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鳝的选择和培养。用于繁殖的鳝种,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色、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佳。黄鳝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龄时基本上是雄体。在非产卵季节,很难鉴别雌雄,一般体长37—50厘米,体重75—200克,为雄鳝,小于这一规格为雄鳝。
亲鳝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9—10尾。繁殖时,雌雄配比以2:1—3:1为好。亲鳝培养池约3平方米,水深25厘米,池壁有充足的不规则洞穴,池内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约占1/4塘面积),供黄鳝避光和隐蔽之用。饲料以活蚯蚓、蝇蛆、蚌肉或螺蛳肉为主,蚌肉和螺蛳肉除去碎壳和大甲,投喂量每日为鱼体重的2.5%—8%,于傍晚时1次投喂。管理上应及时清除残饵,加注新水。
二、催产繁殖。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养殖密度以及提供优质饵料等措施,对亲本自然催产。有条件者,可一次性注射LRH-A,雌鳝10微克/50克体重,雄鳝15—25微克/尾,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地行胸腔注射。注射时,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亲鳝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或网箱中暂养,水深20—30厘米,日换水1次,水温25℃,36小时后手摸雌鳝腹部,感到卵已游离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三、人工授精。⑴亲鳝的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体外可见卵粒轮廓,用手触摸腹部可感到柔软而有弹性,生殖孔红肿。雄鳝体重200—250克,腹部较小,腹面有血线状斑纹,生殖孔红肿。⑵人工授精操作要点。将开始排卵的雌鳝取出,一手垫干毛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部分亲鳝即可顺利挤出卵。但多数亲鳝会出现泄殖腔堵塞现象,此时可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处向里剪开0.5—1厘米,然后再将卵挤出,连续3—5次,挤空为止。放卵容器可用玻璃缸或瓷盆。然后立即把雄鳝杀死,取出成熟的精巢,用剪刀把精巢剪碎,放入挤卵容器,充分搅拌,然后加入任氏溶液200毫升放置5分钟,再加清水滤去精巢碎片和血污后,放入孵化器中静水孵化。
四、控温孵化。孵化水深以10厘米左右为宜,中途宜经常换水,但温差不得超过4℃。胚胎在不同阶段耗氧量不同,越到一期耗氧量越多,因此应使用增氧器适当增氧,孵化所需时间与水温关系密切,如22℃需288小时出苗,26℃时只需134小时,水温达到30℃时则更短。
五、鳝苗培育。宜用水泥池,水深30—40厘米,上沿应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池底至少有20厘米厚的泥土。池内适当施入少量粪肥水供引殖丝蚯蚓,放养须根丰富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尾左右,开口饵料以丝蚯蚓为主,也可投喂浮游动物或鱼肉酱,蛋黄等。最后需补充的是:鳝苗出膜时体长仅1.1—1.2厘米,侧卧水池底面依靠卵黄囊为营养。出膜5天后开始喂蛋黄(用50目过筛),经3天后增喂轮虫,1周后喂水丝蚓,水蚤,10天后增喂鱼糜,出苗20—25天后体长可达5厘米,开始投入人工配合饲料,并加喂蚯蚓浆。2个月后,体长7—10厘米,可分池饲养。出苗经120天养殖,体长可达8—13厘米,育苗池底应有一定淤泥层,如无微流水条件,则可每2—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3℃。切忌大小混养,以免自残。
六、疾病防治。鳝苗很少发病,但若环境不良时,易发生水霉病、昏迷症等。发生水霉病时将黄鳝放入3%—4%食盐水浸浴3—4分钟即可消除,高温季节可用遮荫降温、勤换池水等办法防止昏迷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