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了防止/阻断病原体传入猪场和在猪场内传播,保证猪群健康与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从而给猪群生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一、猪伪狂犬病净化
对于猪伪狂犬病,种猪一旦带毒会终身带毒,并排毒,污染环境、传播,造成仔猪感染、发病。疫苗免疫只能控制临床发病和降低排毒,并不能清除带毒。净化的基本技术,分为以下几个:免疫—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检测—伪狂犬病毒gE-ELISA检测种猪群(gE抗体阳性种猪);淘汰—清除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种猪;替换—引入伪狂犬病毒gE抗体性种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猪群。
净化阶段与过程:第一阶段:检测—种猪群感染带毒状况调查,依据种猪群大小和规模,按5%~10%进行采样,确定种猪群带毒率(gE抗体阳性率)。第二阶段:强化免疫(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第三阶段:检测淘汰—全群检测,逐头采样,用gE-ELISA试剂盒。若种猪群带毒率<10%或15%,进入全群检测,采取一次性淘汰阳性带毒种猪(部分清群);后备种猪检测:对5月龄后备种猪进行逐头检测,阴性留种,补充种猪群;阳性淘汰或育肥。第四阶段:部分清群。若种猪群带毒率>10%或15%,进行全群检测,记录阳性种猪;实施部分清群;淘汰高胎次阳性种猪,用阴性后备种猪替换高胎次种猪。第五阶段:监测与维持。种猪群全群采样进行检测,确认全部为阴性,无阳性带毒种猪;设立哨兵猪——— 在种猪舍放置伪狂犬病抗体阴性仔猪,观察是否感染和发病,检测gE抗体,确认为阴性;加强引种监测,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种猪;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二、猪瘟净化
猪瘟净化的基本技术:疫苗免疫;带毒种猪临床监测、病原学监测等;淘汰、清群与扑杀:淘汰带毒种猪、清除带毒种猪群、扑杀发病猪群;检测后备种猪:扁桃体样本、清除带毒后备种猪。猪瘟净化的阶段:第一阶段:猪瘟带毒监测与调查,第二阶段:猪瘟稳定控制,第三阶段:猪瘟全群净化、第四阶段:再监测与净化效果分析。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的基本技术:接触病毒血症的保育仔猪、活病毒接种、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在配种前进行1~2次活疫苗免疫;检测与淘汰:应用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淘汰阳性种猪;全群清除与建群:清除所有感染种猪与生长猪,引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种猪与再建种群;闭群:闭群前进行种猪群驯化,闭群6个月或200天,停止引入种猪,清除血清学阳性的种猪,闭群结束后,可引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种猪,且公猪禁止使用(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