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工诱导排卵(一)基本原理人工诱导排卵也叫催产。俗称催情、催青等。就是用人工方法,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药物注射,刺激性腺进一步成熟和排放,从而获得成熟的卵子(或雄鱼精子)。准确地掌握催产季节,选择适合催产的亲鱼,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有效的剂量注射,是进行人工催产的必要条件。催产技术的适当与否,影响到鱼卵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亲鱼的获产率和产后的成活率。因此,催产是人工繁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自然环境中,性腺发育到第*期的亲鱼,当一定的外界生态条件(如水温、光照、潮流或水流、降雨、盐度等)刺激作用于亲鱼的外感受器官(如视觉、听觉、侧线,皮肤等)以后,产生兴奋,并通过传人神经把收到的信息(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下,促使下丘脑营养核的神经分泌细胞受到激发,将储存于其内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TH一RH)分泌出来,经由脑下垂体门静脉到脑垂体,促使垂体间叶分泌大量的促性腺激素(GTH),这些激素通过体液循环抵达性腺(卵巢或精巢)。性腺受到激素的作用后,迅速发育成熟,开始排卵。同时,性腺分泌性留类激素(类固醇),协同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使亲鱼发情,而进入产卵和放精的活动。如若生殖腺激素分泌量过剩,则通过反馈作用,发出信号至下丘脑或垂体,暂时抑制GTH一RH及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量,因此形成了一个彼此协调,互相制约的体系。从外感受器(感官)到下丘脑的前半过程,系由神经传导;脑下垂体到性细胞这后半过程全凭化学物质传递。由神经传导转变为激素传递过程,发生在下丘脑与垂体的接触面上。以上说明,鱼类性腺发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脑下垂体所制约的。而垂体的分泌活动,很大程度又是通过中枢神经受制于外界有关动因的。达到性成熟年龄的棱亲鱼,在池养条件下,雌鱼卵巢虽然发育到Ⅳ期,但没有象自然界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存在,而不能在池里自行产卵(卵巢不能由第Ⅳ期过渡到产卵状态的第Ⅴ期),繁殖后代。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上述的鲻、棱鱼自然繁殖的生物学原理,考虑到池养生态条件之不足,而采取人为方法,把一定剂量的催产剂注入亲鱼体内,使之随着淋巴和血液的流动,把这种激素散布到鱼的全身,部分地代替活鱼体的脑垂体分泌活动,并促使其鱼体脑垂体本身进行分泌活动,从而取代自然繁殖时所需要的那些综合生态条件,而仅保留那些影响新陈代谢必要的生态因于(如水温、氧气等),促使其亲鱼性腺成熟和产卵、排精。进行鲻、棱鱼人工繁殖,在催产时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即亲鱼性腺只有发育到第Ⅳ期末,即卵母细胞中卵黄已充满,核已偏向动物极时,催产才有效。发育较差的性腺,接受激素的敏感度差,或者根本不接受。因此亲鱼的性腺发育状况是首要条件。在此前提下对亲鱼注射有效而适量的激素,以促使性细胞成熟,并作用于控制产卵活动的有关器官,以加强全身神经- 体液调节,引起发情行为,完成产卵过程。此外,尚需配合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水温、氧气、盐度等。(二)催产剂(外源激素) 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有效催产剂有三类,一类是鱼类的脑垂体(主要为梭鱼、鲤鱼和鲫鱼的脑垂体);另一类是哺乳类促性腺激素制品:第三类是合1.鱼类脑垂体鱼脑垂体是鱼体内最主要的内分泌腺,它位于间脑腹面,与下丘脑相连接。脑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用途也不相同,其中对鱼类生殖有关的激紊,总称为“促性腺激素”。一般认为促性腺激素中含有两种有效的物质,即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长激素,其功能在于可促使精、卵细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促黄体生成素在雌性有促使黄体形成及排卵,在雄性则刺激排精及精巢间隙细胞的分泌功能。因此给亲鱼注射脑垂体,可以促进精、卵细胞的发育和促使鱼体排精、排卵。脑垂体的摘取和保存:鱼类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含量随季节不同而有些变化。一般收集梭、鲤鱼的脑垂体的时间,最好在冬季或临近生殖季节前进行,此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含量较高,干制品颗粒饱满。摘取垂体的鱼最好是性成熟的个体,鱼应新鲜,但鱼死后不久,尚保持相当鲜度的脑垂体仍可采用。摘取垂体时,先用刀劈去头盖骨,将脑腔中的脂肪剥除,使之露出整个鱼脑,然后用镊子将连在脑后的脊髓挑起,轻轻将脑翻开,可见有一心脏形的白色小颗粒,即为脑垂体。小心用镊子将脑垂体旁边的结缔组织轻轻剔开,然后将垂体取出。取出的脑垂体,要求保持完整不破,放手背上,用镊子翻滚数次,去掉附在垂体上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然后放人体积为垂体20倍的丙酮或无水酒精的小瓶中,进行脱脂、脱水,经8—12h更换一次新液,连续两、三次,最后将浸渍的垂体取出,放在吸水纸上吸干,然后再装入小瓶中盖好,封口,并分别记明鱼的名称、大小、垂体数量和挖取的日期等,置于干燥器内保存备用。也可用石蜡将瓶口密封后,储于阴凉干燥处,这样保存的脑垂体至少在两年之内不会失效。2.哺乳类促性腺激素制 品鱼体上所采用的主要是HCG和西那荷林两种。(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该激素是由孕妇胎盘绒毛膜的滋养层所分泌的一种促性腺激素,一般由孕妇尿中提取。3—5个月的孕妇尿中,激素含量较高,主要成分为促黄体生成激素(LH),注射到亲鱼体内,具有促进鱼体排卵、排精的作用。为人工繁殖中的主要催产剂。目前市售的兽用(或鱼用)促性腺激素,成品为白色,灰白色、淡黄色粉未,或泡沫状固体,易溶于水,激素遇热或受潮易失效,因此该制品应密封放在阴于处保存。(2)西纳荷林:该制品系由1/10的哺乳类前叶促性腺激素和9/10的HCG混合而成的。一般以家兔单位(RU)为效价标准。该制品单独使用诱导鲻鱼生殖是无效的,必须与鱼脑垂体混合使用。若辅以维生素E,则效果更好。3.合成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是从动物下丘脑中所提取的一种神经激素天然产物。它能控制调节脑垂体,刺激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长激素,进而刺激排卵和精子形成。在此启发下,我国人工合成了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及其类似物(LRH—A)。具有与天然的LH—RH相同的生物活性,通过对鱼类催情产卵的试验证明,LRH及其类似物对雌雄亲鱼都有良好的催熟作用。特别是LRH—A,其活性比LRH要高上百倍,作为鱼用催产剂效果很显著,更有实用价值,目前在生产中已广泛使用。激素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催产效果,激素用前必须认真进行效价鉴定。一般都采用蟾蜍卵巢离体跌卵的方法,即使体重50g以上的雌蟾蜍在20C温度时, 24h内体外跌卵达50%以上的最低剂量,称为该批激素的效价,称为一个蟾蜍单位(约相当于500个国际单位)。(三)催产季节选择最适宜的季节进行催产,是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若催产时间过早,雌鱼卵巢发育多数未达到敏感期,使催产效果不佳;催产过迟,则卵巢发育过熟,同样也不能取得催产的成功。从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到性腺开始退化之前,保持良好催产效果的时间,棱鱼一般只有20天左右,所以应在催产季节内抓紧进行。棱鱼的催产季节,因各地水温不同而有差异,江苏地区一般在4月底到5月上旬催产,而山东为5月上旬至5月下旬。催产效果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棱鱼催产一般在水温15—22℃时进行,以16—20℃时为最适宜,水温低于14℃或高于24℃,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鲻鱼催产的水温以15—20℃为好。(四)催产亲鱼的选择1.亲鱼捕捞和运送梭鱼善于跳跃和钻底,不易捕捞,因此在拉网时必须加盖网或将上纲拉离水面,下纲要踩紧,网移速度不宜太炔。为了防止亲鱼受伤,捕亲鱼的网衣可用柔软的棉线或维尼纶线制作,网目应在1.5cm以上。一个培育池的亲鱼,最好1—3次用完;多次捕捞易影响催产效果。起网时,下水人员不宜过多,一般可由2一3人捉鱼和选鱼。捉鱼时一手轻托胸部,一手托头部,顺水送人运送亲鱼的布夹内。运送亲鱼的布夹,要比鱼体宽长些。(如图2一3)。提送时,布夹后部要略为提高些,防止鱼从鱼夹后面滑落,布夹内最好带些水,运送时要轻、快,防止亲鱼受伤。2.雌雄鉴别催产时要握掌雌雄比例伪搭配,故需要正确的鉴别亲鱼的雌雄。鲻、棱鱼的第二性征不明显,雌雄鉴别较困难,但性成熟的亲鱼,雌雄较易识别。梭鱼一般可根据如下特征:雌鱼头部两颊宽大,呈三角形,体长与体高之比较雄鱼为小,腹部膨大较圆,有一定弧度,生殖季节,生殖孔外翻,稍大,呈桃子形的红色乳突,一般个体较大;雄鱼头部两颊呈椭圆形,体长与体高之比较雌鱼为大,腹部轮廓细长,近于平直,泄殖孔较小,呈圆柱形的白色乳突,个体较小。3.成熟亲鱼的选择正确选择成熟的亲鱼是保证催产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早期催产,更应严格选择。但目前尚无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一般只是根据鱼体外形,结合培育情况和季节等经验来选择。外形观察:主要是从亲鱼腹部的大小、弹性和松软程度等来鉴别。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弹性感,卵巢外观轮廓较明显,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进行催产效果较好。若腹部看起来饱满而不松软,或腹部膨大只限于前部,生殖孔前方的后腹部扁平、较硬者,皆说明不够成熟,或成熟度较差,催产时间可适当延迟。雄鱼可选择经挤压后腹部近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涌出为好。挖卵观察:成熟的雌鱼除外表观察外,还可用特殊的取卵器挖卵来观察它的形状、大小和色泽,用此方法内外对照则更有把握。挖卵器为直径3.0一3,5mm,长约20cm,用竹、不锈钢、塑料等制造均可(如图2一4.挖卵器头部开一长约2cm的空槽,头部顶端钝圆形,挖卵部分表面要光滑,以免损伤卵巢。使用时将挖卵器准确而缓慢地垂直插入生殖孔内,然后向左前方或右前方斜插,伸入一侧的卵巢约4cm左右,将挖卵器旋转几下后抽出,即可得到少量卵粒,将卵放在玻璃片上,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果棱鱼卵粒呈米黄色或桔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的,卵粒直径在0.72mm以上者,即可选作催产用亲鱼。鲻鱼的平均卵径则必须大于0,65mm,至少也应为0.60mm。这样对垂体激素才能产生敏感反应。催产才能有效。4.雌雄搭配比例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应适当搭配,现一般采用雌1雄1.5的搭配比例。如雄鱼的成熟度较差,可适当提高比数。用过的雄鱼伺养一段时间后,可以再用一次。(五)催产剂的注射1.注射剂量 能引起鱼类正常排卵、排精的每千克鱼体所用的催产激素的量称剂量。各种激素的剂量单位是不同的,如脑下垂体用mg或个/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mg或国际单位/kg,释放激素类似物用ug/kg表示。正确掌握催产剂的种类和用量,不仅能促使亲鱼顺利产卵和排精,而且能促使亲鱼性腺成熟度在短期内有明显进展的作用。目前我国对性腺达到*期的雌梭鱼,采用鲤、棱鱼垂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几种激素混合注射,均能有效地促使卵巢排卵。其有效的剂量为:使用单一激素催产梭鱼:每千克雌鱼注射棱鱼脑下垂体17—30个(或15—20mg),或鲤鱼脑下垂体14个(或15—20mg):或鲫鱼脑下垂体11—40个;或HCG3500—8000国际单位;或1RH—A100—300ug。使用混合激素催产: LRH一A150ug+梭鱼或鲤鱼垂体10mg; LRH一A100u g+HCG5.5mg(效价1mg) +棱鱼或鲤鱼垂体5mg)或LRH一A400ug+HCG1000国际单位+ 鱼脑垂体1. 5mg。对鲻鱼进行催产诱导排卵的有效剂量,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试验,雌体每尾注射梭鲻垂体200个,约重250mg。我国台湾催产鲻鱼的经验表明:一般雌亲鱼在生殖季节时,成熟系数11一12,卵径0.6一0,7mm,每尾使用2.5一6个鲻鱼的脑垂体与10一60家兔单位的西那荷林(Synah0rin)的混合液,催产能获良好结果。并指出注射150一300mg的维生素E对产卵是重要的。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曾用总剂量为49一78国际单位/g体重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诱导溯鱼在池中产卵,并指出鞋垂体促性腺激素(SG一Gi00),对鲻鱼是有效的催产剂,剂量为11.9一20.9ug体重(1mgSG一G100等于2250国际单位的HCG)。催产的有效剂量随成鱼的成熟程度、环境条件和催产剂的质量等而变化,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成熟较好的亲鱼剂量可适当低些,性腺发育较差的亲鱼,剂量可适当高些;在催产早期,水温较低,剂量可适当高些,并增加垂体的用量。在催产中期、水温较高,剂量可适当低些。2.注射次数和时间注射次数分一次注射和分次注射两种,后者是把预定的药量,分工或三次注入鱼体。目前我国对梭鱼催产多采用二次注射,第一针剂量为总剂量的1/3一1/8,第二针再将剩余的药量全部注入鱼体。如用混合激素时,第一针可不加HCG,第二针一并注射。雄鱼如成熟度好,可在雌鱼注射第二针时进行一次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如成熟度差,也可分二次注射,第一针的剂量和雌鱼的第一针一样,第二针为雌鱼的一半。两次注射租距时间,一般以24h为好,第一针注射大多在下午进行。美国夏威夷用激素(HCG)对鲻鱼进行催产,应用两次注射,第一次为预备计量,注射总剂量的1/3 (20国际单位/g体重),经24h后,再进行第二次较大剂量的注射(约40国际单位/g体重),雌鱼在第二次注射后24h内产卵。以色列“DOR”养殖研究站,用鲤鱼脑垂体采取三次注射,使原蓄养在淡水中的鲻鱼获产卵成功的良好效果。方法是将蓄养在淡水中雌鲻鱼捕出按1.6个垂体/kg体重剂量进行第一次注射,然后放入淡水蓄养槽(1.65mx1.25m的水泥槽)暂养,过7h后进行第二次注射,剂量为垂体2个/kg,再过7h后,进行第三次注射,剂量2个/kg,并加入2国际单位的黄体素。鲻鱼在淡水槽中经1—2天后,将其转至含有一半海水的水槽中,并在12—24h内逐渐将水全部换成海水,在此海水槽中经17h后便开始产卵。从生理角度来看,在自然情况下,促性腺激素从脑垂体中分泌出来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分次注射更符合鱼类生理的客观规律,它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的准备,以及成熟过程比较顺利的进行和完成。特别是对于成熟不够充分的亲鱼,采用多次注射可得到更好的效果,它可避免亲鱼的生理反应过急,因而引起卵子的成熟和排卵的失调。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次注射后观察雌鱼卵巢有无反应,而判断它是否充分成熟。3.注射液的配制激素脑垂体或LRH类似物,须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溶解或制成悬浊液后,方能使之随水注入鱼体。注射用水的量,一般每尾鱼用2ml注射液。垂体注射液的配制根据亲鱼的体重,计算所需要的垂体数量,将新鲜或保存的垂体放入干燥的研钵内,充分研磨,然后加入事先计算好的注射用水数滴,再研成糊状,最后,将注射用水余量加入,充分搅拌制成脑垂体悬浊液。激素注射液的配制按需要量用消毒的注射器吸取需要的注射用水,将针头插入激素瓶的橡皮塞内,将水注入,充分溶解后,即可待用。注射液配好后,吸人注射器内,分别记录各注射器的号码和预定注射鱼的编号,以免注射时拿错,注射液应现配现用。4.注射部位和方法注射部位有体腔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二者效果相同,一般多用前者。体腔注射:注射时,把亲鱼放在布夹中,一人托鱼,将鱼侧仰,使注射部位略露于水面之上,另一人持注射器(针头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以6、7、8号针头为宜),在鱼体胸鳍或腹鳍的基部内侧无鳞处,将针头朝鱼体背鳍方向与鱼体表面约成45度角刺入体腔约1.5—2cm,徐徐注入药液。肌肉注射:在背鳍与体侧中线之间的背部肌肉处,用注射针头稍挑起一鳞片,并顺着鳞片刺人肌肉2cm左右,慢慢地注入药液,注射完后,用手指按住针头口片刻,以防药液外溢。此外,尚有通过雌鱼泄殖孔直接注射人卵巢的。197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以此法成功地诱导棱鱼在池塘中自行产卵。注射前应将注射用具加以煮沸消毒,将注射器振荡,使注射液摇匀,防止沉淀,并排出空气。注射的动作要迅速,在注射时,当针已刺人而亲鱼突然猛烈挣扎,则应立即拔出针头,待平静后再进行注射,以免针头折断,损伤鱼体。(六)催产后亲鱼的蓄养经过注射激素后的亲鱼可放人亲鱼蓄养箱内或直接放入产卵池中蓄养,蓄养箱可用聚乙烯网布制作,规格为3x2x2m左右。蓄养箱应安放在水质清新、氧气丰富、盐度适宜的鱼池中,用这样的网箱蓄养亲鱼,既便于检查,又不会伤害鱼体。上述规格的网箱每次可蓄养亲鱼8—10尾。雌雄鱼以分箱暂养为好,这样在检查雌鱼性成熟情况时,可不惊动雄鱼,操作方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将催产后亲鱼置于用苇箔在池边圈成的2m见方的蓄养栏中。台湾鲻鱼人工繁殖时,采用大小为5x7x1.5m的暂养池,并用尼龙网将池子一隔为二,作为亲鱼经激素处理后暂养用。并将新鲜的海水经过滤池注入池中,在每池中的流速约为50L/min。亲鱼从注射催产剂(分次注射指最后一次注射)到发情排卵所经历时间为效应时间,它的长短与卵巢发育程度关系甚大。卵巢发育成熟基础较好者(Ⅳ),1天之内即可排卵。大多数(Ⅳ)约在第1次注射后两天左右排卵。差的也有2—3天的。对于成熟正常的亲鱼来说,排卵时间主要决定于水温的高低。一般在一定范围内水温高则排卵快,反之则慢。棱鱼经第二次注射后,在水温16—22℃之间,一般在24—45h之内即可排卵,最早的也有在20h后排卵者。鲻鱼在水温22.5—24.6℃范围内,其排卵时间一般为10—24h。在生产实践中,常根据水温来预测亲鱼排卵、产卵的时间,从而合理的安排工作,保证人工授精适时进行。(七)自行产卵卵巢成熟很好的亲鱼注射激素后,可按一定雌雄比例(雌:雄=1:2)放人产卵池,使其在池内自行产卵、受精。梭鱼的产卵池,必须预先严格清整,并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池水必须保持适宜的盐度。鲻鱼产卵要求盐度高,一般盐度在32‰左右较适宜(24.39—35.29‰)。梭鱼产卵池,盐度需在15‰以上,这样才能进行正常受精与孵化。当催产亲鱼放人产卵池后,必须注意产卵池的管理。要观察亲鱼动态,当鱼卵大量产出后,要及时捞出,除去杂草污物,计数,然后放人孵化器孵化。也可捞出亲鱼,让卵子在池中孵化。三、人工授精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成熟的卵子和精子接触,而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称为人工授精。(一)催产后亲鱼的检查及精、卵质量判断亲鱼催产后,应及时检查亲鱼卵子和精子的发育状态,准确掌握采卵和进行人工授精的时间,这是人工授精成败的关键所在。一般地讲,梭鱼可在注射第二针后12—15h,开始检查亲鱼卵子成熟情况,注意雌鱼腹部变化情况。若看到腹部膨大明显,即成熟卵的水合作用而使卵巢体积显著增加,表明排卵已近来临。即应严格检查。如果已能挤出少量游离的透明卵,又未能畅流放出,可过:1—2h后再行检查。关于卵子和精于质量鉴别特征为:成熟好的卵子外观圆润、饱满、透明,具弹性,单一油球,梭鱼卵径1mm左右,油球径约0.5mm。鲻鱼卵径平均0.93mm,油球径0.33mm,卵球大小均匀。采卵顺畅,卵子之间略粘连而不成块,若来卵时卵流如泻,卵球参差不齐,卵巢液内有大量“油花”,镜检时发现有大量破裂瘪卵,或在卵内出现乳浊斑点。卵子入水后浮性特大,卵膜发胀而无弹性感。则卵子不能受精。鲻、棱鱼的精子头部圆形,直径1.2μm左右。颈部倒梯形,长1.2μm,最宽处0.8μm,尾长约36μm。成熟的精子乳白色,稍稠,入水后很快散开为好。可先采一滴精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生理盐水或海水激活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动情况。质量好的精液,精子窜游激烈。质量差的,精子只做原地微弱摆动,甚至不活动,这样的精干不宜采用。(二)人工授精的方法在检查亲鱼时,当质量良好的卵子能大量挤出时,即可着手采卵,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采用于法、湿法和半湿法均可。干法:先将盛卵器及雌亲鱼的鱼体擦净,将成熟的卵于挤在容器中,并立即挤入雄鱼精液(或用吸管吸取精液,滴在卵上),用羽毛或手轻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静止1—2min后,再加入少量澄清的海水,稍搅拌再静止1—2min,然后用海水洗数次,除去卵中的血块和卵巢组织等污物,计数后即移入孵化器中孵化。湿法:先在容器中盛一些海水或咸淡水,然后挤入精液,随即挤人卵子,或同时将精卵挤人水中,将精卵拌合0.5min左右,再加入海水或咸淡水洗涤。半湿法:先挤精液于一干净小器皿中,接着采卵于干净的授精盒中,加少量海水,将精液稀释后,浇在卵子上,而后搅和精和卵,再加海水洗涤。在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动作要轻快,勿使亲鱼受伤。(三)受精卵计数可用重量法和容量法计数。一般多采用容量法。容量法:用于法人工授精的卵,在水洗前(未吸水),先用量杯量出全部卵子的体积,再乘以单位体积的卵数即得。对于已吸水膨胀的卵,可用一定容器(常用碗)过数,再乘以单位容器的卵数即可。重量法:先称全部卵的重量,再乘以单位重量卵的粒数即得。如干法受精的卵,在水洗前称重(折合成多少克),再乘以每克重的粒数,棱鱼的产卵数可按每克卵2500粒来计算。四、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根据鱼类胚胎发育阶段生理生态的特点,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进行细致的管理工作,使胚胎正常发育而成鱼苗,以达最好孵化效果。(一)孵化水环境1.水温 鲻鱼能孵化的水温是11——24℃,适宜水温为18—24℃,最适水温为22℃左右。水温超过25℃死亡率达90%。棱鱼能孵化的水温为12—24℃,最适水温为15—24℃。水温低于12℃,或高于25℃,胚胎则停止发育而夭折。即使少量孵化,也会影响鱼苗的生活力。胚胎发育的速度取决于水温的高低,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的进程就越快,孵化时间就越短。鲻鱼受精卵在水温23—24.5℃时,经34—38h孵出,22.5—23.7℃时,耍49—54h才能孵出仔鱼。梭鱼在适温范围内,一般所需孵化时间为35—65h。在流水孵化条件下)水温14.2—22℃时,约需56h,30min,水温16.8—22℃时,约需48h,水温19—24℃时,约需37h。2.盐度 鲻鱼受精卵的孵化盐度是24.39—35.29‰,最适宜盐度为30—32‰。Sylvester(1975)试验表明,盐度28‰以下,成活率明显降低。但夏门杏林湾鲻鱼卵在盐度23.66—27.51‰条件下,仍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说明卵于对盐度的要求,因亲鱼栖息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棱鱼受精卵在盐度3—28‰的咸淡水中皆能孵化,但盐度在7‰以上胚胎发育较好。据江苏省水科所经过“盐水过渡”的梭鱼所产受精卵的试验,在盐度为15‰以上的海水中表现为浮性,在盐度为13‰以下的咸淡水中则为沉性。因此,静水孵化宜用15‰以上的咸淡水或海水,使卵浮于水面,可获得较多的氧气;流水孵化宜用14‰左右的咸淡水为好,此时卵呈半浮性,可在水中不停地上下翻滚,不至于堆集水面造成缺氧而死。3.PH值适于棱鱼胚胎发育的pH值为7.0—9.0,以7.5—8.5为最适宜。pH值低于0.2或高于9.4,胚胎乃至鱼苗,均能引起死亡。4.溶解氧鱼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呼吸旺盛,且对缺氧耐力差。当水中溶氧量不足时,会引起发育迟缓、停滞,造成鱼苗畸形或死亡。梭鱼卵在孵化中要求水中溶氧量不低于3mg/L。溶氧量降至2.5mg/L以下时,有碍胚胎发育,已孵出的鱼苗行动呆滞。当溶氧量低于0.8mg/L时,胚胎就将崩解。鲻鱼在胚胎发育期间应保持溶解氧在5mg/L以上。在一般正常含氧量的幅度内,氧量越高,孵出的正常胚胎就越多,而且溶氧丰富可加速胚胎发育的进程。试验指出,在温度相近的条件下,棱鱼受精卵在流水中孵化所经历时间比静水孵化时间要短,如流水孵化在水温17—24.6℃时,从受精到孵出的时间为38h,30min,而静水孵化在水温19.5—23℃时,则需51h。这就是因为在流水条件下氧气较能得到充分供应,而加速了胚胎的发育。当然流水也可能与助长胚胎的运动有关,因而提早孵出。5.敌害生物 敌害生物对胚胎发育有很大影响,由于鱼卵无自由活动和抵抗敌害的能力,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常受到敌害生物的侵袭和残害,因此在孵化中,应尽量防止小鱼、小虾、大型水蚤等敌害生物进入孵化器中。孵化用水必须严加过滤。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病原生物对卵子的侵袭。纳斯等(Nash,1974)在鲻鱼卵子孵化中,海水经过滤、辐射(紫外线灭菌)和抗生素处理,用青霉素19个国际单位/ml和链霉素0.01mg/ml,有效地减少了海水中细菌的繁生。(二)孵化方法及管理1.孵化缸流水孵化孵化缸由缸体和滤水罩等部分组成(图2一5)。缸体可用陶瓷、白铁皮、钢丝网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缸底呈圆锥形漏斗状,不宜过深。底部中央有一进水管(缸底进水),其下与橡皮管相连,有较高压力的水经可控制管道,流入缸内。水流呈喷泉状上翻,并从紧贴缸口边缘的滤水罩滤出。滤水罩(一般为四片扇形40—50目的尼龙筛绢拼合而成)装配在离缸口15—20cm的地方,使滤水罩有足够的过滤面积(淹没在水中的面积),以达到留卵排水之目的,罩口须成一圆台状罩子。为防止缸罩处不紧而漏走鱼苗,可加塞棉花或泡沫塑料,缸罩在使用时必须撑直无折皱,以防贴苗。孵化缸也可用内壁光滑的水缸改制,只要把缸底开洞,并用水泥填上一圈使成漏斗状即可。孵化缸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计,一般以容水量150kg左右为宜。放卵密度应视水温和溶氧条件而定,一般容水量为150kg的流水孵化缸,每缸可放梭鱼受精卵50万粒左右。孵化缸水流速度以调节到使鱼卵冲到水面中心部分,而后向缸的四周分散下沉即可,一般为20—24L/min。水流缓急应适当,且应根据水中溶氧量多少而进行适当控制。鱼苗出膜时,应加强管理,过滤罩要勤加洗刷,防止因空卵膜贴附缸罩堵塞网孔,引起溢水逃苗事故。鱼苗在流水孵化缸中一直过滤到仔鱼平游开口时为止(一般4—5天),即可下塘培育。2.网箱孵化孵化网箱是用50—60目左右的尼龙筛绢制成的长方形网箱,其大小一般为高40cm,面积为1平方米、安放在室外水池中,吃水深度30cm,放卵密度:静水孵化,以每平方米面积2.5万粒为宜。若流水、充气,则密度可成倍增加。3.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孵化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设在室内,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四角成弧。容积约为5—20立方米。水深1.5米左右。应设相应的供排水、充气和加温设施。底部布设的气石,使水不断翻滚,促使卵子在整个水体中上下浮动。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受精卵10万—15万粒。每天可换等温度海水1/3—1/2.除上述孵化工具外,还有使用水缸、盆、桶等容器进行室内静水孵化和环道进行流水。孵化的。无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孵化工具,不管是流水还是静水,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值班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并记录水温、溶氧变化、胚胎发育情况、受精率、孵化率及鱼苗下塘时的成活率等。(三)鱼卵受精率和孵化率的计算当胚胎发育进入原肠中期时,即可进行受精率的统计。先用小网任意捞取鱼卵100粒左右,放入小白瓷盘中检查,凡胚胎明显萎缩,发育不正常者或空心卵均应剔出计数,然后计算受精卵(好卵)的卵数,求出受精率:受精率(%)=受精卵数(好卵)/总卵数(好卵+坏卵)×100为了提出孵化管理工作的指标,一般需计算其孵化率(计算时应扣除未受精的卵粒数)孵化率(%)=孵出鱼数)/受精卵数(总卵数×受精率)×100由于在生产上难以统计真正的孵化率,故生产上一般以出苗率(下塘率)来表示鱼苗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