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现状及发病情况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南美白对虾,在浙江省养殖面积已接近30万亩,根据我们对2002--2003年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及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目前制约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健康种苗的淡化驯养、养殖水质的调控及病害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选择三门、上虞及海盐三个县(市)的调查材料总结如下。1.三门县南美白对虾的幼体和仔虾主要从厦门、湛江、海南等进苗,苗种基本正常,除部分幼体因本身质量较差、死亡较多外,无大规模发病情况出现。南美白对虾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放苗,至6月底结束。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以青蟹、脊尾白虾、蛏子混养为主,而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则主要为专养。2002年三门县南美白对虾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及养殖场(户)的收益。严重的养殖场,发病池塘占30%。病虾表现为活动力下降,在池边漫游或伏卧,不摄食,空胃、游泳无力、反应迟钝,体色正常或变成红、微红或暗褐色。尾扇变红褐色。虾的头胸甲易剥开,病虾甲壳上有白色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重瓣的花朵状。鳃发白、肿胀,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镜检无寄生虫,也基本未分离到致病性细菌。2.2002年7--8月,上虞市海涂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基地松厦、沥海等地发生了严重的疾病,造成南美白对虾大量死亡。2003年也有零星的发病现象。发病症状基本与三门县类似,另解剖中发现病虾肝胰腺肿胀并呈红色,头胸甲可见白色斑点。病虾鳃组织压片染色观察到鳃丝末端有较多的聚缩虫寄生。对养殖场的发病和正常南美白对虾进行了细菌分离,从发病南美白对虾的肝胰腺组织中分离到了变形杆菌,而正常南美白对虾未分离到细菌。分离菌对四环素、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和青霉素等常用药物已有明显的抗药性。3.海盐县自2000年引入南美白对虾养殖,到2003年已发展到5000余亩。2002年,因气候、种苗以及养殖技术诸方面的因素,虾病的发生相当严重,占全部养殖面积的 41.3%,虾病的发生使养殖风险上升,生产效益不稳定,2002年养殖产量高低悬殊,高产塘亩产超过450千克,低产塘不到100千克。亩效益高的1.1万余元,低的亏本。发病症状类似于三门、上虞,大多数病症开始时是应激性红体、弧菌性疾病,最后是白斑综合症,并发、继发性感染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