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提高渔用饲料养殖效果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2019-01-04 12:43:13浏览: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合理、适口性好、散失浪费少、投喂方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养殖
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合理、适口性好、散失浪费少、投喂方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养殖者所认识和接受。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使用配合饲料养殖水产动物,其效果相差甚大。究其原因,是在选择和使用配合饲料过程中,忽视了一些重要的问题,现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饲料的质量不少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饲料价格而不是质量。选用廉价的劣质饲料,虽然降低了饲料成本,但对鱼、虾刺激、对水质的污染、致病使用药物的开支反而更大,可谓得不偿失。这也是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的最常见的误区。例如,池塘用菜籽饼养鲫鱼,研究发现被摄食的菜籽饼不到20%,其余80%变成了肥料,由于菜籽饼在水中是经过生态转化后才能被鱼利用,所以效率大减。又如,一些饲料厂家为了迫求高额利润,采用羽毛粉等代替鱼粉作为动物蛋白源,虽然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养殖的鱼、虾消化吸收的很少,造成饵料系数上升,养殖效率下降。因此,挑选产品质量相对稳定的品牌饲料产品,比使用原料饲料(饼粕、谷麦类、糠麸类等)和自制颗粒饲料获得的养殖效果和利润更高。二、驯食和转食鱼、虾等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受条件反射影响和对饲料有选择性,在投喂配合饲料和变换饲料品种、规格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通过驯化,使养殖鱼、虾形成定点、定群抢食的习惯,如机投饲料应在进入水下50cm以内大部分被吃掉,避免营养成份的溶解损失,另外,在抢食过程中,可促使鱼、虾消化系统分泌大量消化酶,同时水体表层溶氧充足,有利于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驯食的方法:选择安静且送料方便、池水较深、有利于鱼、虾快速集中的地方为投饵台或安装投饵机。人工驯食,每天3~4次,每次1小时左右,要求少撒慢撒;投饵机驯食,开始将投饲速率调小些,能见到鱼、虾在水面上摄食时提高投饲速率。一般经过5~7天的耐心驯食,最后即可确定每天每次的投饲时间及投饲速度。三、投饵机的使用用自动投饵机投饵省时、省力,能减轻劳动负担。但有些养殖者往往使用不当,一方面,很大的池塘仅用 1~2台投饵机,且安装在池子的一端,在另一端的鱼、虾刚刚游到投撤区域,还没有吃到饲料,就自动停机了;另一方面,开机时不论鱼、虾怎样吃食,机器都投饵,到鱼不吃时,机器仍在投,饲料沉底,不但造成饵料浪费而且坏水。因此,安装投饵机要根据池塘的大小,确定每只池塘安装投饵机的台数,并调好投撒的远近距离及间隔时间;选择适合的位置,应面对鱼、虾池的开阔面;水位要深,以利鱼、虾抢食;同时要观察和经常检查鱼、虾的吃食、生长速度、食台底部是否有残饵和鱼病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四、水中的溶氧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鱼、虾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每生产1kg水产品所需饲料的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当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中的溶氧水平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而影响饲料报酬。因此,为了保证养殖动物最佳限度利用所投喂的饲料,达到充分生长的目的,水中的溶氧应不小于5mg/L~7mg/L。因此,在高产、高密度养殖时,要考虑安装增氧机,并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测定溶氧指标,采取加水换水、改善底质、使用增氧机等措施,来达到溶氧充足,利于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的目的。五、池塘的底质经过养殖鱼虾的池底,一般都有腐烂的残饵、死亡的动物尸体、有害气体(如沼气等)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不良水环境中养殖鱼、虾容易受到刺激,也易于感染疾病。据试验,发生疾病后,鱼、虾一般要停止生长5~15天,即在发病及治疗期间,所投喂的饲料将白白的浪费。因此,在苗种放养前,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平时做到勤巡塘、勤观察、勤检查,观察水质和底质的变化,使用水质改良剂 (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光合细菌、EM菌等),定期作水质理化指标化验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水体中的pH值、盐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均在良好的控制范围内。六、野杂鱼的控制精养鱼、虾池在加水、换水和投草时,很难避免混进一些野鱼、虾或卵,它们在池中繁殖生长,与养殖鱼、虾争食、争氧、争空间。据调查,平均每亩鱼、虾池在收获时有野杂鱼、虾25kg,假设饵料系数为1.5,其所耗去的饵料费就达每亩150~200元。因此,在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经密眼网过滤进水,投喂水草时要经消毒处理,防止混入野杂鱼、虾及受精卵。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黄鳝毛细线虫病防治

上一篇:

深秋养猪紧抓四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