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红螯螯虾(cherxquadricari-natus),称澳洲淡水龙虾,1996年3—8月我对该虾进行了人工繁殖,现总结如下。1、亲虾培育试验用亲虾是1995年6月从武汉引进的平均规格为3.2厘米的虾苗饲养而成。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20—50克、雌雄比为1:1的100对虾作为亲虾,选后的亲虾饲养在覆盖有玻璃钢瓦和供热加温系统的6×8×l米的水泥池中,3月15日开始将温度逐渐提升到26℃,每天按在池虾体重的10%投喂新鲜剪碎的“龙虾”头。红螯螯虾前部外侧呈红色,颜色鲜艳,螯长度超过体长;雌虾的螯基本都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成熟的雄虾生殖突位于第五步足基部呈明显的棒状;雌虾的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的基部。在饲养亲虾池中放入一些洗净消毒的网片作亲虾的隐蔽物,每天吸污换水,保持光照12I:12D(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2、交配与产卵通过1个月在26℃条件下的饲养,4月下旬发现亲虾开始交配产卵。红螯螯虾的交配是软壳交配,交配前雌虾要进行生殖蜕壳,在雄师产出精子的12小时内雌虾开始产卵。雌虾产出的卵受精后为深黄色,粘附在腹足以及尾扇向内卷曲形成的空腹内。一只重为48克的抱卵虾怀卵量为326粒,怀卵量高的-虾抱卵达441粒,低的只有27粒。3、胚胎发育红螯螯虾的受精卵为深黄色,随着胚胎发育逐渐转变为黄橙色、红橙色、浅灰色。将抱卵虾分为4个组作胚胎发育对比试验发现:在19℃条件下红螯螯虾虾卵的胚胎发育极其缓慢;在21—23℃时,孵化出膜时间为41天,80天有幼虾脱离母体;26℃时受精卵30天孵化出膜,52天幼虾脱离母体;29—30℃时,25天孵化出膜,40天脱离母体。4、幼体培育本试验中共孵化出红螯螯虾幼体1731尾,收集后放人面积为160平方米的土池中饲养,生长初期幼体主要以有机碎屑及小球藻等单胞藻类为食。水体中有机碎屑、单胞藻类是否丰富对提高红螯螯虾幼体成活率至关重要,如果饵料数量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通过对幼虾解剖发现,幼虾肠胃中基本没有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残骸,笔者认为主要是幼虾活动能力差对浮游动物不易获得的原因。经7个星期饲养,幼体平均规格达7.6厘米。5、讨论与小结5、1 温度光照与繁殖: 3月中旬提温、适当延长光照可使红螯螯虾繁殖顺利进行。6月份产后的亲虾,在29℃的恒温条件下经过3个月左右的饲养又有部分虾重新交配产卵。在温度、光照、饲料、溶氧适宜的条件下,促使红螯螯虾常年繁殖是完全可行的。产卵率与受精孵化率 :本次试验抱卵虾计100对,产卵率为86%,受精孵化率达90%以上,红螯螯虾的绝对怀卵量和抱卵虾的体重呈一定的正相关。其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22—30℃。饲料与繁殖:新鲜的动物性饲料可使亲虾抱卵卵粒大小整齐,孵化时胚胎发育速度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