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阶段淡水育珠蚌的疾病中,危害最严重和流行最普遍的是细菌性传染病,俗称“蚌瘟病”。研究表明,此病病原为条件致病菌,在水域中广泛存在,当饲养管理不善、水环境恶化、致病菌大量滋生时,才促使蚌病的发生、发展与流行。其次是寄生虫病和敌害,虽不会引起育珠蚌死亡,但却是细菌病发生的可能因素。因此,我们提出以下防病养殖技术,以利于生产者对蚌的饲养管理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及流行。
第一节 卫生消毒
卫生消毒是防病养殖育珠的首要技术措施,是防病的关键,具有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作用,主要分为池塘消毒、蚌体消毒和植珠手术消毒三个主要技术环节。
一、池塘消毒
池塘是蚌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菌和害虫的滋生地,因此无论是亲蚌池和幼苗培育池还是手术蚌饲养池,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清整消毒
⒈池塘清整 长期饲养育珠蚌和鱼的池塘,残渣余饵及肥料的沉积都会造成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及病原体大量滋生,因此,每一生产周期结束后,下一生产周期开始前,首先应进行池塘清整,用人工或抽泥泵,挖 取过多污泥,加固池堤,堵塞漏洞,清除池中杂物。既有利于改善池塘卫生,又有利于加大池塘利用空间。除每年养蚌前进行清整外,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彻底大清理。
⒉消毒清塘 池塘清理之后,接着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物以生石灰为宜,其次为漂白粉、水体消毒剂(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中试产品);消毒方法分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现分述如下:
干法消毒:即清整后的池塘灌水:10—20cm,然后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化解成浆,水体消毒剂用水溶解,全池均匀遍洒,五天后灌满池水,灌水时应将进水口用网片拦好,以免野生鱼虾等随水窜入或脏物流入。干法消毒,药物毒性8—10天才能消失,因此,须在养蚌前10天进行,每亩施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5—10公斤,水体消毒剂1—1.5公斤。
带水消毒:即灌一定池水,一般50—70厘米,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在盆中化解成浆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清塘,药物毒性15—20天才能消失。因此,清塘应在放蚌前半个月进行,每亩生石灰用量100—150公斤或漂白粉15—20公斤,水体消毒剂需3—4公斤(成本太大)。
⒊生石灰清塘效果 生石灰清塘的优点一是生石灰遇水后成为碱性氢氧化钙(熟石灰),在短时间内使水pH值迅速上升至11以上,能杀死残留在池中的野鱼,蛙卵等水生动物和某些水生植物以及寄生虫和致病菌及休眠孢子;二是澄清水,使水中悬浮有机质沉淀;三是促进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分解成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增加钙质;四是二氧化碳及碳酸起调节作用。二氧化碳与水中氢氧化钙形成碳酸钙积池底,当二氧化碳增多,可生成不稳定碳酸氢钙(石乳),当二氧化碳减少时,碳酸氢钙又可生成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因此,可起到对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和松土作用。
⒋漂白粉清塘效果 漂白粉一般含氯量30%左右,但存放时间长,其含量会大大降低。漂白粉加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碱性氯化钙。次氯酸非常不稳定,立即放出初生态氧,同时具有杀虫灭菌、杀死野鱼、蛙卵、蝌蚪、螺蚌等有害动物作用,但由于其性状不稳定,而且对改善水质和改良土壤作用较小,且水质越肥,淤泥厚、效果越差。
⒌水体消毒剂清塘效果 水体消毒剂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研制的复合水体消毒剂,由长效及速效两部分药物组成,含氯量55%以上,且性状稳定,无毒,无害。与生石灰相比较,其消毒更彻底,而且可长时间消毒,阻止有害菌生长。但对改善水质和改良土壤作用较小。
综上所述,对养蚌而言,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不仅杀虫灭菌、清除野鱼等,且有助于改善池塘环境,更重要可满足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质,而水体消毒剂消毒更彻底且可长时间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用生石灰清完塘后,注水,按每亩1米水深加500克水体消毒剂,这样可将两者优点集中起来,达到最佳效果。
⒍池塘清整补救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清塘,我们建议先捞取肥渣和漂浮的脏物,然后以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公斤,两天后用水体消毒剂500克,若池塘中还有蚌,同时气温在15℃以上,两天后使用蚌毒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研制,获农业部二等奖)1公斤,可将蚌集中一个池塘或池塘一处,同样按1米水深1亩面积使用蚌毒灵1公斤。但每一生产周期完成后,仍应对池塘进行一次大清整。
⒎池塘日常卫生管理 清塘消毒后直至养蚌结束全过程,都应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捞取肥渣和飘浮杂物,清除池边杂草,保持池塘清洁。6—9月每月遍洒石灰水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10公斤左右(每亩水深1米左右),同时加注适量清水,有助于沉积池底的有机物分解,改善水质,增加溶氧,补充钙质。5月底遍洒一次蚌毒灵,1米水深每亩用1.3斤(1ppm)可以杀灭有害菌,增强蚌体质有利于蚌生长及育珠。6月底至7月初及8月初各施一次水体消毒剂,杀灭池塘中有害菌。水深1米每亩每次用0.5公斤左右(水质好可少用,水质差应多用一些)。
二、蚌体消毒
无论是亲蚌、蚌种、成蚌还是施术蚌饲养,在放养前都应消毒,用蚌复宁(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研制)10克加500公斤水每次浸泡1000只成蚌或2000只幼蚌,浸泡10分钟,药液可使用3次,清除蚌体上的病菌,再转入正常饲养,对于小蚌,若是买的,要注意不要买发病地区的小蚌,在无法判断时则更要进行上述消毒措施,浸泡时间延长至15分钟。
三、植珠手术消毒
植珠手术消毒十分重要,是防止施术蚌伤口感染、促进康复、提高施术蚌成活率和珍珠质量与产量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生产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⒈手术室消毒 每年植珠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一次清扫冲洗,然后用千分之一生石灰水或万分之一水体消毒剂水全室泼洒,1天后再用清水冲洗。手术室门前,每天铺撒0.5平方米的石灰粉或漂白粉,以便手术人员进出时鞋底的消毒,手术台上最好再挂一紫外灯管,以便于室内灭菌操作(一般手术前1小时打开,打开半个小时后关闭,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时,人员必须撤离)。
⒉手术用蚌消毒 手术用蚌,先清洗干净外壳的脏物,放入水泥池中流水暂养1天,使其排空腹内粪便,然后按每10克蚌复宁加500公斤水的药液放入1000只蚌,消毒10分钟后等待手术,手术后仍放回盛有同样药液的澡盆中消毒,然后转入护养池中。
⒊手术工具消毒 所使用的开壳器、探针、解剖刀和医用剪刀与镊子等,先用肥皂清洗,然后用水蒸煮,之后插入盛有75%酒精液的瓶中备用,用后照样清洗后插入酒精瓶中,不可随意放置,以保持工具的卫生。
⒋外套膜组织小片和珠核消毒 制作外套膜组织小片时,先用蚌复宁药液(浓度同上)消毒10分钟,再放入插珠灵(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研制,按说明书1:10使用)中,手术完毕后再滴1滴插珠灵于蚌创口上(一般按每只蚌植片40片左右大致要1毫升插珠灵1:10稀释液)。
⒌手术蚌的护养 手术后的蚌,在暂养池中,应经过1个月的护理饲养,使其修复伤口,修复蚌入护理池后,及时遍洒1ppm蚌毒灵,再次进行伤口和池水消毒。护养期间,泼洒豆浆,每天用黄豆1公斤/亩,不用粪肥,以保持池水清洁。每隔1天检查一次,及时剔除个别因伤口感染而死的蚌。护养1月后,蚌伤口基本愈合,便可转入正常饲养。
第二节 饲养管理
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高密度饲养育珠蚌,合适放养方法,合理施肥,培育水质及各个时期恰当管理对满足蚌的营养需要,保证蚌群健康成长,提高抗病能力,提高珍珠产量及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放养方式
⒈亲蚌放养 亲蚌以小池浅水饲养为宜,一般每口池面积1—2亩,水深1—1.2米,放养密度为每亩200—400只。
⒉蚌苗和幼蚌的饲养 蚌苗和幼蚌放在幼苗专用小水泥池中,进行流水培养为佳,每平方米放养蚌苗1000只左右或幼蚌1000只,养至3厘米以上,再转至成蚌池饲养。
⒊成蚌饲养 由幼蚌养成手术用蚌称为成蚌饲养。一般以网箱饲养和网袋饲养。网箱饲养每亩可养幼蚌6000只,网袋饲养4000—5000只/亩为宜。
⒋植珠蚌饲养 植珠蚌一般采用网袋饲养,所饲养的蚌,背面向下,每亩饲养1000—4000,以1000—2000只为宜,密度过高对水质要求很高,要严格控制水质,特别在高温季节。
⒌鱼类套养 除蚌苗及幼蚌饲养外,凡是池塘所养的蚌,均可套养适量的鱼类,其中主要套养草鱼、团头鲂和鲫鱼为宜,它们可以吃食池中杂草和沉入池底的残渣余饵,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增加了产品收入,而且排出的鱼粪又可促使浮游生物生长,丰富了蚌的饵料,还有助于池塘水质清新。鲢鳙不宜套养,因为它们与蚌一样以浮游生物为食,与蚌存在着食物的竞争。养蚌育珠为主的池塘,鱼的套养不宜过多,否则,将造成溶氧不足,水质败坏,蚌的发病可能性增加,一般每亩放养50—100克的鱼300—400尾,其中草鱼40%,团头鲂15—20%,鲤鱼30%,鲫鱼5—15%,总放养量20—30公斤,预计亩产150—200公斤,过高追求鱼产量,将影响蚌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二、蚌池水质的培育及合理施肥
育珠蚌不仅从它生活的环境中摄取浮游生物,还吸取无机营养盐类。蚌的代谢产物、粪便及死亡后的尸体经过物质转化再间接利用,这个过程称为珍珠养殖场的物质循环。如下图:
养殖场的基础生产能力可用浮游生物产量来表示和测定,所以要提高养育珠蚌池塘的生产能力,一定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盐类,即进行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合理施肥,是改善水环境预防传染病和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的重要措施。施肥过量或使用未经发酵的肥,将造成池水败坏,促进病菌大量繁殖,夜间水溶氧较低(每升1毫克左右),易引起疾病发生;施肥过少,水质清、浮游生物繁殖量较少,使蚌得不到所需要的天然饵料,又将影响到蚌的生长发育,体质减弱,易为病菌侵袭。
⒈水质要求 水质应保持黄绿色,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好,溶氧达到每升5毫克以上。
春季:育珠蚌新陈代谢逐渐恢复并加强,珍珠质开始沉积,此时宜施有机肥料培育水质,以加速浮游生物的繁殖。特别在4月中旬和5月上旬,是三角帆蚌性腺成熟期,又是珍珠生长期,这时育珠蚌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饵料不足,就会使蚌体衰弱甚至死亡。因此,这时要增施有机和无机肥料,使水质保持肥爽。
夏季:由于水温高,为防止发酵耗氧,宜施无机肥,氮、磷肥搭配施用,氮与磷比例一般为2:1。将肥料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磷肥不宜过多,每亩水面过磷酸钙用量以不超过1斤为宜。
秋季:水温开始下降,是手术蚌和浮游生物生长的适期,也是蚌体和珍珠生长最快的时期,这时以无机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为宜,每亩施有机肥150公斤,秋未再酌情增施有机肥以增强育珠蚌的体质,使之保膘越冬。
⒉施肥方法和要求
⑴粪肥发酵:所使用的有机肥(即粪肥),都应经5—10天的发酵处理,将收集的粪肥,放入池边粪坑内,用1%石灰混合均匀,促进肥料腐熟,中和酸性。发酵的肥,胶体物质和肥渣很少,施入池中很快释放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供浮游生物利用。而未经发酵的肥,施放池中常胶合在一起,成块成粒地悬浮于水中或沉积池底,在发酵的过程中吸收水中的溶氧,人为造成水质污染,而且营养物质释放很慢。
⑵基肥的施用 饲养蚌苗、幼蚌、成蚌和手术蚌的池塘,放蚌前都应施放基肥。
刚消毒不久的池塘,水较清澈,施基肥的目的,在于蚌未入池之前,培养大量的浮游生物,供入池后食用,也为以后维持一定数量的饲料生物奠定基础。若不施基肥或施量不足,不仅影响到蚌入池初期,饲料生物供给,而且将影响到以后浮游生物的繁殖量。
一般在蚌入池前3—5天,全池均匀遍洒一次粪肥,每亩100—150公斤。施基肥后浮游生物开始迅速繁殖,3—5天后生物量达到高峰,正是放蚌入池的好时机,应及时将蚌放入池中,否则高峰期一过,将不能满足蚌对饲料的需求量。
⑶追肥与加水:采用追肥与加注清水相结合的目的,在于补充肥源,调节水质,为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蚌的生长和预防疾病。
追肥基本原则是:一是晴天施肥,阴雨天不施;二是大雨后转晴天及时施追肥;三是治病期间,停止追肥,病愈后一段时间投喂豆浆;四是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间施化肥。
追肥要求:一般10—15天追粪肥一次,每次连施2天,每天每亩50公斤左右,晴天上午进行。追肥间隔时间,应视水体透明度和夜晚至凌晨溶氧而定,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溶氧在每升3毫克时延期追肥,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较高时,可提前追肥。
加水要求:春季和秋季每15—30天加注清水一次,6—9月每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10厘米,有助于调节水质,增加溶氧。当发现透明度小于25厘米,所套养的鱼在黄昏至凌晨出现在水上层活动,并时有跳跃时,应及时加注水。
总之,水肥则加注清水,水瘦则合理施肥,保持水质肥度适度和溶氧充足的良好卫生环境,对于促进蚌健康生长,珍珠质量和产量以及预防蚌病十分重要。
三、蚌越冬保护措施
秋末以后水温逐渐下降,到冬季严寒时节,表层水温可达0℃甚至冰封水面,中上层水温在2℃左右,而中下层水温仍可保持在4℃以上。因此,秋末前后到早春二月,应采取防冻措施,首先加深池水;二是将吊养蚌和网箱养蚌逐步移向水体中下层;三是逐步增加施肥次数以利肥水保暖过冬;四是冰封期破冰增氧;五是春暖后将池水中悬挂的蚌逐步上移到水中上层,强化春季喂养。这些措施可防止蚌的冰死或对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以至春暖以后,蚌体不易恢复,甚至少数体弱蚌首先可能发病。
第三节 日常卫生防病
防重于治”是医学上重要的方针,蚌病防治也是如此。做好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也可以有效控制蚌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一、体格检查与检疫
无论是引进的亲蚌和繁殖的幼苗,还是手术蚌,在放养或手术前,都应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检疫。试验证明,体弱不健康的蚌首先发病,成为带病者,被引进饲养后,就会造成隐患,是许多养殖场蚌病大流行的根本原因。
⒈健康标准 几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单位自繁自养的蚌也有优劣差别,即使饲养条件较好的单位也有少数病弱蚌的存在,因此从饲养幼蚌到开始手术蚌止,每一生产环节开始前,都应严格地进行体检与检疫,淘劣存良,对少数劣质蚌隔离专池护养。检查衡量标准如下:
健壮蚌:壳稍圆,壳长7—15厘米的1—2龄蚌,壳高与壳长之比大于65%,壳厚而重;排水管喷水有力,成线状,喷射距离长达10厘米左右,抽样检查时,打开双壳,明显感觉闭壳肌坚韧有力,肌体丰满而有弹性,解剖观察胃内充满食物。
体弱病蚌:壳体瘦长,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壳高与壳长之比小于60%,壳薄而脆,体轻,闭壳肌弹力减弱,较易打开双壳,肌体较瘦,解剖观察,肠胃内食物较少。
少数劣质蚌隔离专池护养,用蚌毒灵2ppm泼洒,生长一段时间后,看有无改善,若无改善,可放弃养殖,减少养殖成本。
⒉防疫测报 蚌放入池塘后,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应注意发病监测。一般春季和秋未,每15—30天检查一次;6—9月蚌病盛行期间,每7—10天检查一次,观察蚌体有无病态表现,若发现个别病蚌,就应及时治疗,加强药物预防,以免疾病蔓延。个别病蚌可用蚌复宁浸泡,用量同前,但时间为20分钟,或用蚌毒灵1ppm全池泼洒。
二、水质监测
淡水育珠蚌类,适宜生活在中营养型水体中,要求水质肥瘦适中,透明度在25—35厘米之间,最低溶氧不低于每升3毫克(凌晨时),有机耗氧量不高于每升20毫克,总氮量不高于每升2毫克。在有条件的单位,应对水质理化性质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10—15天抽样测定一次,以利于全面指导防病养殖。生产者也可根据自身观察水质经验,合理施肥或加灌清水,调节水质肥度适度。或将水样交于科研单位检测(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可帮助测定水质)。若水质过差,则需用光合细菌和底质改良剂(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研制),对于改良水质有速效,并保证水质达到养殖标准,对育珠蚌生长及珍珠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效用。
三、药物预防
当前危害育珠蚌最严重的疾病是细菌性传染病,此病流行于5—7月,应做好药物预防。每月每亩1米水深用蚌毒灵1.3斤或水体消毒剂1斤加水全池泼洒都可杀灭水中生活的致病菌。但使用蚌毒灵更佳,它不仅可杀灭有害菌,还可增强蚌的抗病力,提高其免疫力,并提高育珠产珠的质量和产量。
第四节 蚌病治疗
蚌病防治,应本着“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发现蚌病,尽早医治,不仅疗程短,用药少,更重要的是疗效高,损失少,治愈率可望达80%,对于非细菌病,治愈率可达95%以上。
若延误治疗时机,发病时期较长,病情日益恶化,治愈率就低,甚至难以治疗,不仅医疗费用增加,且收不到好的效果。
一、细菌性疾病
⒈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及其它气单胞菌,发病初期,病蚌体内有大量粘液排出体外,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排粪减少,两壳微开,呼吸缓慢,斧足有时残缺或糜烂,腹缘停止生长。随着病情加重,病蚌体重急剧下降,闭壳肌失去功能,两壳张开,胃中无食,晶杆缩小或消失,斧足外突,用手触安“龈乖?/font>,只有轻微闭壳反应,随即松驰,斧足多处残缺,边缘发硬,不久即死。该病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当水体环境恶化,蚌养殖过密,或蚌体质下降,插片植珠后均易暴发。4月中旬至10月均有发生,5—7月为发病高峰。死亡率一般在65—90%,有的养殖场甚至育珠蚌全部死亡,所以俗称“蚌瘟病”。
⒉蚌病诊断
早期诊断:发病初期,仅少数蚌发病,发病率在15%以内,其明显证状是:将蚌拿出水面闭壳缓慢,闭壳肌弹力减弱,壳微开,关闭不紧,排水管喷水无力,喷射程不过2—3厘米,或沿壳后边缘流出,解剖观察肠胃空,无食物或少量食物,斧足萎缩,且有缺损。
晚期诊断,已发生大批死亡,症状见前面所述。
⒊蚌病治疗:此病发生,与池塘水质环境恶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应采用改善水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⑴发病初期:每亩1米水深用10公斤生石灰水全池泼洒,第二天并用蚌毒灵2ppm全池泼洒,隔天看效果,再施一次蚌毒灵,全池泼洒1ppm。
⑵发病中期: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0公斤,第二天用5ppm光合细菌与5ppm底质改良剂,第三天用蚌毒灵全池泼洒,浓度为2ppm,隔天再用一次2ppm蚌毒灵。
⑶发病晚期:换水后每亩1米水深用1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再用10ppm光合细菌与10ppm底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第三天用2ppm蚌毒灵,隔天再用蚌毒灵2ppm全池泼洒,看效果,可再施一次蚌毒灵。
按以上方法,蚌瘟病可在一周内控制与治愈。但必须控制水质,若池塘水质恶化,则此病可能复发。若无法换水,则可用水体消毒剂1米水深每亩1.5斤左右。隔天再施用一次。
二、病毒病
由蚌瘟病毒造成,症状与细菌病相似,治疗方法同细菌病。此病防重于治,平时预防工作做得好,再使用蚌毒灵可较好控制此病。
三、其它病害
⒈寄生虫疾病,主要有车轮虫、纤毛虫,能引起烂鳃病,在池塘内可用杀虫剂(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室生产)。若与细菌病并发,应先用杀虫剂治疗寄生虫病。
⒉藻类植物:主要指蓝藻(又称湖淀)和几种丝状绿藻,可用0.7ppm硫酸铜杀灭,但要注意池内会产生缺氧现象,如发生应立即加水以急救。
⒊生物性敌害:如鳗鱼、甲鱼、鳜鱼、黄鱼、麦穗鱼、虾虎鱼、鳊鱼、白条鱼及甲壳类蟹、虾等。当蚌张开壳口进行呼吸摄食时,鱼乘机咬伤蚌斧足和鳃,使其受细菌感染后死亡。防治方法:内塘用生石灰清塘,此外可用工具捕捉上述敌害。
⒋非生物性敌害
①工业污水 污染水质,造成蚌大量死亡。
②农药污水流入也可造成蚌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