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4月底至6月期间,先后在四川省的鲁班湖、三岔湖和龙泉湖等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区发生一种暴发性传染病,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传染快等特点,与目前报道的斑点叉尾鮰疾病在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都不完全一致,给当地的斑点叉尾鮰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其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左右。本文就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与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等作一初报。
一、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危害斑点叉尾鮰,对相同养殖条件下的鲤科鱼类(如鲤鱼、鲫鱼、草鱼等)不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都可以感染,并引起死亡;流行水温在18℃以上,病程2~4天,死亡率可达95%以上。
二、病原学
目前,我们已经从病鱼体内分离到了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接种健康斑点叉尾鮰证实该菌是该病的病原,接种发病鱼出现与自然感染发病鱼相同的症状与病理变化,因此,我们初步确定该病的病原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病原菌的鉴定我们正在研究之中,将在以后予以报道。
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鱼表现为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并很快发展到胸鳍、腹鳍、背鳍和尾鳍的鳍条边缘变白,鳍条基部充血、出血,下颌充血和出血,同时病鱼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大的褪色斑块直径3厘米,小的溃疡灶直径3~5微米;部分鱼可表现为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中的特殊姿势,最后病鱼沉入水底死亡。病鱼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腹腔内充满大量含血的或淡黄色的腹水,胃肠道内没有食物,胃内充满大量白色浓稠的粘液,胃底部和幽门部粘膜充血,弥漫性出血;肠道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有大量含血的粘液,肠道发生痉挛,常常于后肠可见1~2个肠套叠现象,套叠处的肠壁表现为明显的出血和坏死。部分鱼可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肝肿大,颜色变淡,部分鱼可见出血,质地变脆;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鳃发白,其上粘附大量粘液;部分病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
四、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传染快等特点,因此对该病应注重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水质、气候突变的时候要注意防病,尽量减少低溶氧和恶劣的水环境等应激因子的刺激,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预防用药,在饲料中添加病原菌敏感的药物投喂,预防该病的发生。当发生该病时,应尽早诊断与治疗,根据我们的药敏实验结果和临床使用效果证实,新霉素、头孢唑啉、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和强力霉素都是对病原菌很敏感的药物,若及时使用,一般在1~2个疗程即可控制该病。
五、讨论与小结
斑点叉尾鮰具有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和降血压、降血脂等特点,深受美国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已被美国视为斑点叉尾鮰养殖加工的理想之国。斑点叉尾鮰养殖近几年在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其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但疾病已成为严重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外报道的危害斑点叉尾鮰的主要疾病有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CVD)、肠型败血症(ESC)、柱形病(Columnar“Disease)、增生性鳃病(PGD)、冬季死亡综合症和小瓜虫病等,同时在国内还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烂尾病和腐皮病等。这些疾病与本次发生在四川的“急性暴发性传染病”在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都不完全一致,特别是病鱼后肠出现肠套叠的病理改变很具有特征性,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已确定其病原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因此,暂将该病定名为“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对于该病原菌确切的分类地位和致病机理及免疫预防等方面我们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在今后予以报道。由于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传染快等特点,因此,广大斑点叉尾鮰养殖户对于该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预防,一旦发生,应予以及时、准确的治疗,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眉山斑点叉尾鮰繁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