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俗称宝石斑鱼,目前在我国的人工养殖逐步开展了起来。眼下正值高体革鯻的早繁苗的培育时节,也是越冬后商品鱼及种鱼的频繁运输的时候,鱼病的预防仍是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宝石斑鱼水霉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一、病原:水霉(sparolegniasis)和绵霉(Aehlya)。
二、病因: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扦捕并池、外运等环节操作不细心,加之此鱼的第1背鳍为硬棘组成,臀鳍的硬棘也很尖锐,鱼体相互之间或鱼体与所用器具之间,因摩擦致使鱼体表及鳍基等部位鳞粘液脱落,在皮肤受伤的情况下,极易诱发水霉病。尤其当水温18~20℃偏低的时候,或饵料质量有问题或水域污染的情况下更易发病。
三、病症:单凭肉眼观察鱼体两侧有呈片块状、色灰白乃至淡黄色膜状物覆盖,实际上是菌丝在表皮或肌肉组织内蔓延生长的外菌丝,这种菌丝可分泌一种蛋白质分解酶,原本损伤的体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了组织中的蛋白,伤口难以愈合并有大量粘液分泌,可见粘有大量泥污及其他附着物。病鱼呈现焦躁不安状。病情严重时,头部甚至吻端、躯干部直至尾部,上述白色或淡黄色水霉形成的膜状物大量滋生。病鱼离群缓慢游动,厌食,有时也上下窜游,呈不安状游动,最后腹部肿胀进而出现死鱼情况。
四、防治措施:由于高体革鯻生物学特性,其背鳍及臀鳍生有坚硬的硬棘,因此在养殖操作过程,首要的是尽量避免鱼体擦伤,拉捕鱼时,最后应将收好的网散开些,待鱼因惊吓而引起的蹦跳停止了,然后细心地进行捕抓。运输时用2%~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鱼体5~10分钟,可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长途运输(用活鱼车)到达放养水体入池后,可以用400克/立方米的食盐+400克/立方米小苏打混合液浸浴鱼体24小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也有治疗的功效。在设施渔业的渔池,尽量调节使水温比原水温提高3~5℃,如能调水温至28℃,即可杜绝疾病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