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具体池塘的养殖计划,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池塘的条件、苗种和饲料来源、养殖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能力、和历年的养殖经验而定。根据设计的亩产量,计划鱼种的放养量。制定具体的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养殖品种目前,我国北方池塘养殖鱼类是鲤科鱼类的一统天下,主要以鲤鱼、鲫鱼、鲢鱼、鳙鱼为主;其它的一些品种如:团头鲂、大口鲶、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在有些地区有一定的养殖规模。但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选择养殖品种要选择市场有销路,经济效益好的品种。对于现阶段养殖技术尚未成熟,饲料没有保证、苗种来源困难或市场较小的种类如鳜鱼、乌鳢、黄鳝、白鲳等。做计划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把握性不大的品种不要大规模试养,但可以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待取得成熟的经验后,再扩大养殖面积。确定养殖品种要有远见,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要高。2.养殖周期养殖周期指饲养鱼类从鱼苗(或鱼种)养成商品鱼所需要的时间。选择养殖周期短的资金回收快,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也高。一年养二茬,第一茬在秋季商品鱼出池后,放养大规格的二令鱼,第二年春季强化培育,最晚于6月底出池。商品鱼一定要达到市场需要的规格。商品鱼出池后马上进行池塘处理。可放养鱼种继续养成鱼,也可以放养夏花鱼种。如果确定养殖草鱼,要根据计划确定放养鱼种的规格。养殖商品鱼要放养大于250克/尾的大规格草鱼种,以保证当年能长成商品鱼。如果要养成二令鱼种,可放养较小规格的春片鱼种。养殖周期长,要先进技术考证和养殖经济效益预算。切不可草率行事。3.混养品种要以鱼类的食性,习性为基础,以合理利用池塘饵料和水体,能充分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关系为出发点,确定搭配养殖品种。一般来说,池塘中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草、旱草、有机碎屑和各种商品饲料(包括颗粒饲料)等。各种商品饵料为各种鱼所喜爱,而天然饵料则不同鱼则不同。投喂商品饵料,主要为草鱼、鲤鱼等抢食能力强的鱼所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鱼、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食,还有一部分粉状的饲料也能被鲢、鳙鱼所利用。全部商品饲料能直接有效地得到利用。吃食鱼的粪便可为鲢、鳙鱼提供大量有机碎屑和培养丰富的浮游生物,起到饵料的再利用的作用。同时鲢、鳙鱼还起到调节水质,降低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作用。每种鱼都有自己的栖息习性,主食浮游生物的鲢、鳙、白鲫生活在水体的上层。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在水体的中、下层,鲤、鲫、罗非鱼等则栖息在水体的底层。将这些这些鱼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即在不增大局部密度的情况下,可增大整个鱼池的放养密度,从而提高了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确定新的配养品种时要先了解该种鱼类的生物学。进行合理的搭配实行混养。4.放养密度和规格放养密度和产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正相关,放养密度增加,产量呈正比增加,但鱼产量达到一定的值后,放养密度再增加,产量的增加变缓。放养密度和产量回归曲线变弯的这一点所对应的池塘鱼产量为鱼池的最佳鱼储量。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个最佳鱼储量,还必须保证出池商品鱼达到市场要求的规格。所以放养密度的确定要根据池塘条件、放养鱼类品种、规格、出池规格和饲养管理水平以及资金投入的情况而定。不同的品种增重倍数不同,所以放养密度一般以鱼类的产量除以该种鱼的增重倍数,其所得结果就是存塘鱼的数量。为出池时存塘鱼的数量有所保证可适当增加5%做为保证值。最后还要指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养殖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检验的。所以要注意总结经验,根据产量、出池鱼规格修改放养方案。在管理措施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不要将原计划做较大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