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蚌病预防技术

2019-01-04 12:53:13浏览:7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河蚌育珠是一项致富门路,但蚌病影响产量和质量,减少收入,甚至亏损,挫伤珠农的生产积极性。 珠蚌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例手术
河蚌育珠是一项致富门路,但蚌病影响产量和质量,减少收入,甚至亏损,挫伤珠农的生产积极性。  
珠蚌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例手术蚌体弱,手术消毒不严,肥害造成水质污染,天气突变,各种病原体侵袭,这些都是致病的因素,鱼缺氧能浮头,鱼生病能看到,而当蚌发生异常现象时我们难及时发现。珍珠蚌被吊养在网袋中,内脏团被双壳包住,病蚌不易被及时发现,一旦发现就难以控制,这就增加了治病难度,因此,应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为防止、减少蚌病发生,结合我市珍珠生产实际,我们认为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点:
1、坚持自繁自育和做好插种消毒
小蚌自繁自育,亲蚌应选择健康无病,择优繁殖。提高抗病能力,避免从外地购入带病的珠蚌,防止病菌扩散,手术蚌应健壮、无病害,并清洗干净。用抗菌素药物滴片处理,如pvp药物滴片可加速珍珠囊形成,提高存活率。
2、搞好投饲施肥和水质管理  
育珠蚌水质标准,酸碱度呈微碱性,PH值以7—7.5为宜;含氧量丰富,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40公分左右;水质呈肥、活、爽。这样的水质,珠蚌就能健康生长。
投施有机肥,如鸭栏,应经过消毒、发酵后投施,坚持少量多次,防止突击施放,造成肥害,避免人畜肥直接下塘施放,可通过化粪池发酵,灌水施放。高温季节、天气恶劣、水质肥应少施或停施。同样,施放复合化肥,应视具体水质清瘦及天气状况,一般亩用量为2-3公斤,并坚持少量多次原则,便于水质调控。投精料,如黄豆可磨浆投施,菜饼通过发酵、腐烂,可当作有机肥施放。
水质管理是养好珍珠蚌重要环节。定期调换老水,冲进新鲜而无污染的水流,带走大量的有害气体、物质,改善育珠水域环境条件。有条件的农户可以活水养蚌。及时清除死鱼及水面上的杂物,尽量做到水质肥、活、爽。
3、加强巡塘管理和防病措施  
勤检查,查蚌以早晨为宜。及时发现病情至关重要,如发现珠蚌反应迟钝、喷水无力,肌体消瘦、生长停止、食道无食时,要提高警惕、引起重视、查出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换水、增饵、转场前提下,提前药物介入,内服外消,浸泡等措施都可考虑。生产实践证明,防与不防大不一样。  
刚插种的手术蚌,由于伤口多,养殖水质应先清后肥,尽量避免用生石灰消毒及化肥施放,引起刺激造成不良反应。及时清除龙虾、青虾及青苔,定期翻动珠蚌,防止嵌线伤体。 4、养殖密度和鱼蚌混养
手术蚌初期可亩放1500只左右,后随着蚌体增大而逐步减少、稀养,以适应蚌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鱼蚌混养的好处是达到生态平衡,互利促进。养殖品种有鲤、鲫、草、鳊、鲢、鳙鱼,总量控制在年亩产约50—60公斤。避免争氧、争饵矛盾发生。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管理鱼种遵守五法

上一篇:

大水面养鱼的寄生虫病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