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由於全球人口不斷的增加,將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源,而捕撈漁業雖然仍是全球漁業的主要生產來源,但是各國實施200海浬經濟海域的保護措施,使其漁獲量降到9500萬公噸以下。由於資源仍有過度捕撈現象,一般認為全球捕撈業漁獲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而水產養殖仍是提供動物性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台灣目前能繁殖之海水蝦有草蝦、斑節蝦、白蝦、藍蝦、砂蝦、熊蝦、紅尾蝦、大正三蝦等蝦種。但有從草蝦:
於民國75年人工繁殖成功。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對蝦科、草蝦屬。草蝦為廣鹽性生物,食性為雜食而偏植物性。蝦類的生植構造頗為奇特,除雌蝦在第三對步腳基部,雄蝦在第五對步腳基部各具有生殖開口外,另雌性生殖補助器位於第五對步腳之間,雄性生殖補助器位於第一對游泳腳之間。種蝦在白天通常都靜伏於水槽底部,到晚間進行產卵之前,便會游至上曾沿水槽之邊緣不斷地游動。隨後種蝦的尾部下沉,然後急劇的擺動其游泳腳,開始產卵。草蝦卵為沉性卵,在其孵化過程中,必須加以打氣使全部產卵孵化,水槽內的水能全盤的滾動。這樣可使卵粒浮滾水中以提高孵化率,並有助於防止水質的惡化。
< 1 >:無節幼虫﹝Nauplius﹞約經12─13小時,無節幼虫孵出,剛孵化的無節幼虫體呈彎曲狀,本身帶有卵黃維持所需營養而不覓求食物,故不需投任何餌料,但趨光性很強,共分為六期。
< 2 >:眼幼虫﹝Zeea﹞:可分為三期,通常約需四天,眼幼虫開始攝食浮游生物,一般是以矽藻為主,攝食矽藻的眼幼虫,其攝食情形是否良好,可由其尾部是否拖便來判別,攝食情形良好的,體後會拖有相當於體長4至5倍的拖糞,若是未見施便,即需注意是否由於餌料不足,或是水質的惡化,而迅速施予添加餌料或換水等措施。
< 3 >:糠蝦期[Mysis]:分為三期,根據游泳足的生長情形,可以由肉眼觀察到的判別糠蝦期的最有效方法。糠蝦期幼虫對外界的環境因素,如水溫、鹽度等的變化比無節幼虫來的更具適應力。如果環境適合、餌料供應適當的話,經3-4天便成後期幼虫。餌料以豐年蝦及人工飼料為主。
< 4 >:後期幼虫[Post larva]:後期幼虫第一期以後,依成長日數而稱為後期幼蟲第二期,第三期等。餌料為豐年蝦及人工飼料。
P1伸直、變蝦形
P1~P4 懸浮期
P5 底棲、倚壁
P5~P10 青筋仔
P10~P15 紅筋仔
P15~P30 黑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