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红鳍笛鲷土池人工育苗技术

2019-01-04 12:56:17浏览:1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红鳍笛鲷俗称红鱼、大红鱼、红笛鲷,属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为热带和亚热带中下层鱼类,一般栖息于水深30cm~100cm

    红鳍笛鲷俗称红鱼、大红鱼、红笛鲷,属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为热带和亚热带中下层鱼类,一般栖息于水深30cm~100cm,底质为泥、泥砂、贝岩礁等海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及东海。近年来,红鳍笛鲷已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名优品种之一,红鳍笛鲷上池人工育苗技术也日趋成熟。
    1.育苗设施 孵化桶为直径100cm、高90cm的圆柱形聚乙烯桶,桶底为圆锥形,设有1个排水筏,且每个孵化桶内设置1个散气石。孵化桶放置于通风良好的遮阳棚下。育苗池3个,为室外土池,面积3.5亩~5.0亩,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2.0cm,水深约1.7m,底质为泥砂质,有少量珊瑚砾石。每个育苗池内设有2台功率为520W的增氧机。备有面积为1.5亩的饵料生物池。
    2.受精卵来源 受精卵由网箱中养殖的亲鱼自然产卵而获得,经收卵、洗卵、称重、包装后,再用船运输到育苗场。
    二、育苗方法
    1.受精卵的孵化 将受精卵放入装有经过过滤海水的孵化桶中,每桶约放入受精卵1.0kg左右,受精卵密度为1500粒/L~2000粒/L,进行微充气孵化。每隔3小时~4小时换水1次,换水时先排水3/4左右后再注入新鲜海水。水质理化因子:盐度30‰、溶解氧含量4mg/L、pH值7.52、水温28.0℃。孵化出的仔鱼,待其开口摄食后移入育苗池内培养。
    2.育苗池清整 放苗前20天左右,先干塘曝晒5天~10天,除去过多的淤泥,再注水10cm~20cm,全池消毒,并清除野杂鱼、螃蟹等敌害生物。消毒后再晒塘3天~5天,然后用80目筛绢袋过滤,育苗池进水30cm洗塘1次,最后进水至水深1.3m左右。进水后3天~5天,观察水色,如水色呈淡绿色或绿色则不需要施肥;如水色较清,可施用复合肥料进行肥水。
    3.饲料及其投喂 仔鱼开口摄食后,可以直接放入育苗池培育。仔鱼开口摄食至15日龄,主要以轮虫为饵料,每天投喂8次~10次;10日龄~20日龄,以轮虫、枝角类、冰冻桡足类为饵料(以桡足类为主),并随着仔鱼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冰冻桡足类的投喂量,而轮虫的投喂量则随着仔鱼日龄的增加而减少,每天投喂8次,投喂量以镜检饱食为度;20日龄以后,开始投喂鱼肉糜与配合饲料,鱼肉糜与鳗鱼饲料混合比例为10∶1,每日投喂3次~4次,投喂量以仔鱼刚刚饱食为度,尽可能避免残饵的出现。
    4.水质控制 育苗前10天为静水培养,不换水;10天后开始换水,并根据鱼苗的生长从20%~70%逐渐增大换水量。进水时用80目筛绢网过滤海水,防止敌害生物进入育苗池;排水时用150目筛绢网过滤海水,避免鱼苗逃逸。育苗增氧时间一般在傍晚、夜间和早晨。此外,还应注意通过施肥等方法控制水体的透明度。育苗水体的理化因子:水体透明度50cm~75cm,水温28℃~34℃,pH值7.90~8.10,溶解氧4mg/L,盐度27‰~30‰。
    5.培养密度 放养密度随着鱼苗的生长随时进行调整,育苗早期的培养密度为2万尾/立方米~3万尾/立方米,育苗中期的培养密度为1000尾/立方米~2000尾/立方米,育苗后期的培养密度为800尾/立方米_1000尾/立方米。
    6.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2次~3次,巡塘时应观察水色、水体中基础饵料生物的数量变化、鱼苗摄食活动、残饵情况、鱼苗生长等,每天测定水温、盐度、pH、溶解氧、光照等理化因子,并从育苗第15天起,每隔2天对育苗池吸污1次。
    7.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时换水,定期清除池内残饵、粪便及池底其它污物,以确保水质的清新和池底的清洁。保证饲料投喂的数量和质量,及时调整苗种的培养密度。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剂、微生态制剂等,勤观察,发现病害应尽快诊断,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及时处理。
    三、试验结果
    1.孵化率与育苗成活率 2004年7月13日从亲鱼网箱中共收集受精卵4.2kg,孵化出仔鱼约600万尾,孵化率为75%;进行45天土池培育后,共培育出全长3cm~5cm鱼苗28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4.67%。
    2.仔鱼、稚鱼、幼鱼的生长与发育 刚刚孵化出的仔鱼很少活动,静止时一般侧卧于水面,卵黄囊大,油球略偏于卵黄囊的前端,头部紧贴在卵黄囊的前上方,各鳍透明且连在一起,仔鱼全长2mm左右。第2天,仔鱼活动能力较弱,器官分化不明显。第3天,仔鱼开口摄食,运动的主动性强,可以上下游动,并用口碰壁;眼部出现黑点,背鳍、胸鳍、尾鳍透明,全长2mm~3mm。第6天,仔鱼全长3.2mm~3.4mm,卵黄与油球完全被吸收。第15天,胸鳍、背鳍、臀鳍形成,仔鱼全长0.8cm左右。第20天,鱼苗全长1.6cm左右。第30天,鱼苗前端生长出少许鳞片,进入稚鱼期,全长2cm~3cm。第40天,鱼苗上下颌门发达,各鳍发育完整,外形、体色与成鱼相似,进入幼鱼期,全长3cm~5cm。第45天,幼鱼全长4cm~6cm。红鳍笛鲷幼苗后期生长明显比前期快,培养20天左右后,鱼苗开始明显增长,平均日增长1.0mm~1.5mm。
    3.经济效益 育苗池塘总面积约12亩,育苗时间45天,成本总投入4.22万元,其中受精卵0.4万元,清塘消毒花费0.18万元,饲料2.0万元,人员工资0.5万元,水电费0.64万元,其他费用0.5万元;共培育出鱼苗28万尾,规格为全长3cm~5cm,鱼苗平均单价0.3元/尾,总产值8.4万元;总利润4.18万元,投入产出比约为1∶2。
    四、讨论
    1.红鳍笛鲷土池人工育苗的经济效益较好。红鳍笛鲷鱼苗生长快,育苗投资少,生产周期短,回报率高,是南方渔民致富的较好途径之一。
    2.采用大土池育苗,土池面积一般为3亩~5亩,水体大,经肥水后的池塘水体环境稳定,有利于鱼苗的生长,且培育出的鱼苗生长快,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鱼苗质量接近自然海区捕获的鱼苗;土池中的淤泥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既是水体中基础饵料生物的食物,又是幼小的鱼苗的补充饵料,减少了饲料的投喂量,节约了饲料成本和大量换水的成本,且微生物的生长又有利于各种残留物、排泄物的分解,改善了养殖水体的环境。另外,土池育苗具有设施简单,育苗成本低,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
    3.红鳍笛鲷土池育苗应注意的问题有:一是亲鱼的强化培育。为保证鱼卵的质量,提高育苗成活率,应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主要采取定期投喂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鱿鱼,并采用鳗鱼粉和维生素E进行拌饵投喂;二是饲料的投喂与驯化。根据鱼苗的生长需要,应及时提供营养丰富、大小适口的饵料生物是育苗成功的关键,红鳍笛鲷鱼苗的各个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不同,适当安排质量好的饵料生物的转变和过渡,有利于鱼苗的健康生长,又可以避免鱼苗由于生长个体差异过大而导致鱼苗的相互残杀现象。一般地,育苗前15天以轮虫投喂为主,育苗15天~25天以桡足类投喂为主;育苗25天以后以鱼糜和配合饲料投喂为主。各阶段之间要注意过渡,第8天开始投喂桡足类和卤虫,并逐渐增加投喂量,而轮虫反之。第20天开始投喂适量的鱼糜和配合饲料,有条件时以牡蛎担轮幼虫作为开口饵料则效果更好;三是及时进行筛选。鲷科鱼类与石斑鱼一样有相互残杀的现象,因此,及时分筛是红鳍笛鲷人工育苗技术的关键。在实际育苗过程中,一般在2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分筛,分池培养,而过早分筛则鱼苗小、抵抗力低,容易由于机械损伤而死亡。以后根据鱼苗生长情况选用相应网目的鱼筛进行反复筛选,以减少个体间的差异,减少互残现象的发生,以加快苗种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四是放苗密度。适合的放养密度是取得较好育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应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放养密度。早期仔鱼放养密度过高,往往由于饵料生物的过量摄食而影响池塘中、后期的饵料生物密度,从而影响育苗的成活率。稚鱼、幼鱼的放养密度过高,往往会降低水体溶解氧含量,也会增大个体间的差异,加剧互残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育苗成活率。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海洋学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养好六间鱼的十大条件

上一篇:

池塘养鲤鱼高产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