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广东省对虾养殖模式及其与WSBV暴发流行关系的评价
我们可以将广东省目前的对虾养殖模式分为5种,即,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混养模式、淡水添加养殖模式和提水式高密度养殖模式。
(一)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
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在我国建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这是一种半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也是我国目前养殖对虾的主体养殖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1)虾池建在海湾滩涂,利用潮差纳水和排水。
(2)虾池连片,少则千亩,多则几万亩,排水进水交融,在养虾区形成营养富集区和相对独立生态环境。
(3)养虾池为泥底或沙泥底。
(4)养殖池过大,一般在20亩以上。
由于是依潮差纳水和排水,很多养殖池存在不易晒干和不易清塘的问题,长时间的养殖必然导致虾类底栖环境恶化,细菌病原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再加上海湾内因养虾大量投饵造成富营养化,因而易发生细菌病。
由于虾池连片,又是泥底或沙泥底,长时期的养殖以后生物多样性增加,适宜虾池环境又有大量人工配合饲料提供,蟹类大量繁生,蟹类携带的WSBV也就极易传染给养殖对虾,导致养殖对虾暴发WSBV病。
由此可见,虾池建在海湾内的传统的低潮差纳排水式的养殖池易患细菌病和WSBV病。有些建在海边沙底的这种模式的养殖池不易患细菌病和WSBV病;在面向海边的沙底养殖地中蟹类不易繁生,因而养殖对虾患WSBV的机会少得多。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的改造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主要受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方面是虾池连片,一旦有一个虾池暴发WSBV病,如果管理不善,可导致整片虾池暴发WSBV病;第二方面是已经形成的WSBV的媒介生物,尤其是蟹类很难清除,从而很难杜绝WSBV病;第三方面是虾池难以清塘和晒干,细菌病也易发生。
(二)混养模式
混养模式是指以养殖对虾为主,兼养其他生物的养殖模式。混养模式共有4种类型,即: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和虾藻混养。这4种混养模式各有其特点,总体上讲是为了提高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和防治病害的发生。
1.虾鱼混养
虾鱼混养模式主要是利用鱼的食性,有的鱼以虾的残饵和排泄物为食,保持养殖池底质的清洁,减少细菌病的发生,但这种类型的虾鱼混养不能控制WSBV病的暴发和流行,不能消除WSBV的传染源和切断WSBV的传染途径,有些鱼类可以摄食活动力较弱或濒死的对虾,同时也能摄食对虾的残饵和排泄物,这一类鱼能起到改良水质、减少细菌病发生的作用,同时投放数量适当也可以清除因WSBV而死的对虾,从而阻止了其它对虾个体对死亡的对虾的摄取,从而抑制WSBV的暴发和流行。因此在虾鱼混养模式中关键的问题是鱼的品种,以及鱼投放时间、大小和密度。
2.虾蟹混养
虾蟹混养分为以虾为主兼养蟹类,和以蟹为主兼养虾类二种方式,但无论那一方养殖方式都不能改良养殖的水质,从而不能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同时,虾和蟹类均为WSBV的宿主,从而会出现虾和蟹任何一种感染WSBV均可传染给另一方的情况,造成WSBV的感染机会增加,WSBV容易暴发流行。因此,虾蟹混养不应提倡。
3.虾贝混养
虾贝混养,贝类的滤食性特点具有改良水质的作用,同时有些贝类也是虾的鲜活饵料,可改善对虾的营养,促进生长,同时贝类对WSBV不敏感,不会产生交叉感染问题,因而虾贝混养可减少对虾细菌病的发生。贝类不能消除WSBV的传染源和媒介生物,也不能切断WSBV的传染途径,故此,虾贝混养不能预防和控制WSBV的暴发和流行。
4.虾和江篱混养
江篱属藻类,白天释放氧气到水体中,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同时调节水体其它理化因子,有利于改良养殖水体,减少养殖对虾细菌病。同样,江篱不能消除WSBV的传染源,也不能切断WSBV的传染途径,故此不能预防和控制WSBV的暴发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