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乌鳢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乌鳢腹水病(ASCitesosis of China snakehead)可造成成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4年9~10月,我县几处养殖场发生乌鳢腹水病,由于准备充分,发现早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很快控制了病情,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将这次乌鳢腹水病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04年9~10月我县三里、坎山、蚂虾坝等地陆续发生了乌鳢腹水病,养殖户立即到县水产站寻求帮助,9月12日开始对三里养殖场乌鳢采取治疗措施,10天后停止死鱼。其它场死鱼也得到控制,此次发病共死亡乌鳢7182尾,发病率约25%,死亡率8%;而同池饲养的鲢、鳙鱼并未见发病。
二、病原
乌鳢腹水病的病原体为费氏枸缘酸杆菌(Gitrobacter freundii),该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是在池塘淤泥过多、水质不良时引起病原菌大量孳生,病原菌从鱼的受伤皮肤和肠道入侵,感染发病。
三、主要症状
1.病鱼特征 发病初期,病鱼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反应,呼吸困难,吃食量急剧下降,死前在水面窜游,体色变黑,不摄食,不怕人,最后衰竭而亡。
2.死鱼症状 死鱼体表有星状粘液布满全身,胸鳍、臀鳍呈现充血性浮肿,鳃盖及口腔充血,鳃丝颜色较淡,个别呈花斑状,眼球外突,局部鳞片脱落,有点状出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3.剖检报告 肝肿大呈土黄色,个别病鱼肝有灰白色点状弥散坏死病灶;皮下积水,心脏水肿,腹腔多清亮腹水,肠系膜、生殖腺及腹壁有出血斑点;肠内大多无食物,后肠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局部坏死。
四、流行病理学探讨
1.发病季节 乌鳢腹水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冬季发生少,尤以立秋前后发病更为显著,在天气多变、水温22~28℃易发病。
2.危害个体 不同规格不同性别的乌鳢均可发生该病,混养的鲢、鳙鱼不发病。
3.发病率 发病率一般在10%~60%,一旦发病,传染快,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
4.病因分析 ①拉网及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损伤或饲养过程中换水太急、水量大造成鱼体冲撞受伤,感染发病。②池塘淤泥多,水质差,清塘不彻底或水体不及时消毒,水中有大量病原体,直接引起感染。③饵料供应不足或饵料单一,营养成份不全,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致使鱼体抵抗力减弱。④放养密度大,投饵量大、排泄量大造成养殖水体水质、底质严重恶化,诱发感染。⑤苗种质量差,先天免疫功能欠缺,特别是近亲繁育的鱼种,常常染病。⑥用药过杂、过乱,上一轮药物尚未降解,新一轮药物又施入,造成药物间复杂的反应,对鱼产生毒副作用,鱼抗病力降低。⑦发病鱼池水乱排、死鱼乱弃,生产用具不消毒,病原重新流入,也是传播致病因素之一。
五、诊断
根据症状、剖检病变和流行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应作病原分离和鉴定,刮取内脏黏液制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杆状细菌或短杆菌能确诊。
六、治疗方法
①发病初期用固体二氧化氯0.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每天上午9时左右进行,连续3天,隔3天后进行第二疗程,方法与剂量相同。②按每100千克鱼每天用4克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鱼用复合维生素1~2克加粘合剂拌料投喂,分两次进行,连用3~5天,病情严重,重复一个疗程。⑧施药7~8天后全池泼洒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浆调节水质。
七、预防措施
①鱼池及时清淤,底泥厚度不宜超过10厘米,使用前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彻底清塘。②鱼种放养前要先用15~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或3%~5%食盐水浸泡10~20分钟,适当控制放养密度。③定期对鱼池进行换水或加水,定期消毒,可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或强氯精0.3克/立方米对鱼池全池泼洒,每10~15天一次,防止水中病原体的蔓延。④使用的生产用具要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八、小结与讨论
①用药一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死鱼渐少,水面不再有浮起的病鱼,乌鳢食欲明显提高,投饵量由治疗前3%提高到6%。②发生乌鳢腹水病后,使用高浓度的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消毒药物,只能保持每天死鱼数量不再增加,不能治愈此病。要采取综合治疗办法,在水体消毒的同时进行内服药饵,才能有效控制该病。③经常用药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对乌鳢腹水病的防治应着眼于平时的综合预防上,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坚持定期换水,经常改良水质,同时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以增强鱼体的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