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养殖的黄鳝有两类,一类是泰国、越南的热带黄鳝,这类黄鳝繁殖力强、食性杂、生长速度快,从养殖角度来说是一种极佳的品种。但市场销售业绩不佳,其原因在于其肉质粗糙、品味不佳,因而市价很低,只有同期同规格本地黄鳝售价的一半不到,而且销售渠道狭窄,批量销售不畅。同时热带黄鳝引入国内养殖最致命的因素是不能自然越冬。另一类即是中国本土温带黄鳝,该品系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以北,黄河流域以南,其中长江流域分布最多,自然栖息环境主要在田间、水沟和池塘等浅水带。进行人工养殖的苗种,一方面可以直接从自然环境收集小规格野生鳝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黄鳝繁殖场购进该品系的繁殖鳝苗。从养殖效果看,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及增重倍数高,并且可以直接摄食黄鳝专用全价饲料,缺点是价格较高。野生鳝苗优点是价格便宜,但成活率及增重倍数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有些地区野生苗种已逐渐匮乏。因此,养殖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黄鳝养殖户都选择野生鳝苗作为养殖的苗种来源,但野生黄鳝的捕捞操作是以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作为要求的,整个过程对鳝苗的影响是较为严重的,但一般养殖户对此问题都认识不足。因此,规范野生苗种的使用程序是极为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即使是规范的操作程序,其中的某些环节在很多时候是无法控制的。所以,使用野生鳝苗必须慎重。
一、鳝种的来源与选择
鳝种的来源与选择直接涉及到投入及其风险,是养殖黄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生产中鳝种主要有下列几种来源。
1.直接从野外捕捉
每年4~10月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最多,晚间多于白天。一人一次可带200只鳝笼。晚间或雷雨后放入沟田,数小时后即可捕到黄鳝。用鳝笼捕捉黄鳝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用蚯蚓作诱饵为佳,每只笼一晚上取鳝2~3次;二是捕鳝笼放入水时一定要将笼尾稍露水面,以使黄鳝在笼中呼吸空气,否则会闷死或患上缺氧症。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出售,小的作为鳝种。用这种方法捕到的鳝种,体健无伤,饲养成活率高。另一种方法是晚上点灯照明,沿田埂渠沟边巡视,发现出来觅食的鳝鱼,用捕鳝夹捕捉或徒手捉。捕捉时,尽可能不损伤作鳝种的个体。捕到的鳝种应立即放养。
2.市场采购
在市场上采购鳝种,要选择健壮无伤的黄鳝。应选购一直处于换水暂养状态的笼捕鳝种作饲养对象。凡是受农药中毒的黄鳝和药捕的黄鳝也不能养(药捕的黄鳝腹部多有小红点,时间越长红点越明显,活力也欠佳)。一般可将黄鳝品种分为三种:第一种体色黄并杂有大斑点,这种鳝种生长快;第二种体色青黄,这种鳝种生长一般;第三种体色灰,斑点细密,则生长不快。三种鳝种应分开饲养。每公斤鳝种生产成鳝的增肉倍数是:第一种为1∶(5~6);第二种为1∶(3~4);第三种为1∶(1~2)。鳝种的大小最好是每公斤20~50尾,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增肉倍数低,单位净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放养何种规格的鳝种还得考虑市场因素。如果春节前后市场上规格大的商品鳝价格很高,养殖者也可适当考虑放养大规格的鳝种,甚至成鳝。
3.半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
(1)模拟野外自然产卵环境,在养殖池让其自然繁殖。每年年底,从人工养成的成鳝中,选择体格健壮、尾重100~200克,体色黄而有光泽的个体,集中在富含有机质土壤的池中越冬,待翌年6~7月自然产卵繁殖。当池中水温15℃以上时,要加强对这批鳝鱼的投饵喂养。在繁殖期要密切注意产出的卵和孵化的鳝苗,发现卵可取出专门孵化,发现苗也要及时捞出按不同规格分池放养,以防大吃小、相互残食。培育池内,可先用鸡粪等有机肥培育出浮游动物,然后将鳝苗放入,让鳝苗靠吃浮游动物生长。如浮游动物不足,则可辅助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浆。幼鳝一经开食,即逐渐分散活动。
(2)在野外收集黄鳝受精卵,然后人工孵化成苗。每年盛夏期,有些湖岸沼泽地区,农村的水沟和水稻田,常可见到一些泡沫团状物漂浮在水面上,这有可能是黄鳝的孵化巢。当发现这种现象时,应及时用瓢或盛饭的勺子轻轻将它捞起,放在已盛入新水的面盆或水桶中。尔后,将鳝卵小心地放在鳝卵孵化器中孵化。孵化期间管理与人工繁殖孵化期间管理相同。
(3)在野外直接收集野生鳝苗。在黄鳝经常出没的水沟中放养水葫芦,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就可去收集野生鳝苗。方法是先在地上铺一塑料密网布,用捞海把水葫芦捞至网布上,原来藏于水葫芦根中的鳝苗会自动钻出来,落在网布上。收集到的野生鳝苗可放入鳝苗池中培育。另一种方法也可收到野生鳝苗。6月中旬,可在黄鳝生活水域中预先用马粪、牛粪、猪粪拌和泥土,在水中做成块状分布的肥水区,肥水区可长出许多丝蚯蚓,开食后的幼鳝会自动钻入这些肥水区觅食,此时可用小抄网捕捉,放入幼鳝培育池中培育。
4.全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
即将由人工繁殖的鳝苗,投喂水丝蚓等加以人工培育。
二、野生黄鳝苗种采集技术
1.鳝苗采集前的运输工具
可容水100公斤的铁箱或内衬塑料膜的蔑框、两指以上聚氯乙烯网片、井水或清洁的河道水(井水应提前10小时置入容器)、称量工具、密眼网袋、编织带制篓筐。
2.鳝苗采集方法
(1)捕捞方式以笼捕最佳,电捕可适量选用。
(2)订户收购,要求捕捞户每天捕捉的黄鳝按1份黄鳝用4份水的比例贮存,起笼到贮存时间尽量控制在1小时内。
(3)养殖户必须在每天上午将当天捕捉的黄鳝收购回来,途中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收购时,容器盛水至三分之二处,内置0.5公斤聚乙烯网片。鳝苗运回,立即彻底换水,所换水的比例达1∶4以上。浸洗过程中,剔除受伤和体质衰弱的鳝苗。1小时后,对黄鳝进行分选,规格分25克以下和25~50克两类,然后放入鳝池。整个操作过程,水的更换应避免温差过大(±2℃以下)。
三、野生黄鳝苗种驯养技术
1.驯养的意义
依据黄鳝天然食性,国内养殖者们普遍采用投喂鲜活饵料进行人工养殖,这些鲜活饵料包括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或诱捕昆虫。其优点是黄鳝能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表现为增重倍数低、数量无法长期稳定供应,尤其是大规模养殖时,这一局限性更加难以克服。
能否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黄鳝是实施黄鳝规模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有一些养殖户自己配制一些人工饵料进行饲喂,但由于对黄鳝的食性转变过程、人工饵料配制的营养全面性及制备方法等认识不足,摄食率和增重情况均不理想。经科研人员多年的试验,在对黄鳝消化机能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解决了黄鳝人工饵料的营养全面性和可食性问题。经大规模生产试验表明,使用专用饵料,黄鳝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
2.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黄鳝专用人工饲料。冷柜:河蚌肉使用前,先进行冷冻处理。绞肉机(大号),配二个模孔(3~4毫米、6~7毫米)
3.驯养池设计与建造
驯养池主要用于黄鳝的驯食,用水泥、砖砌成。驯养面积一般较小,每池2~3米2,池高为40~60厘米,在池的一面设2个进水孔,相对的另一面设2个排水孔,一个排水孔与池底等高,另一个排水孔高出池底15厘米,进、排水孔口必须安装防逃金属网罩。
4.驯养方法
本技术是以建立黄鳝饥饿感和制作合适的饲料形状来达到提高黄鳝驯养的成功率。驯养饵料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6~7毫米模孔绞肉机加工成肉糜,蚌肉不能被黄鳝有效消化,但却是黄鳝喜食的饵料之一。每天下午5~7时投喂,每天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鳝苗总重的1%范围之内。这一数量远在黄鳝饱食量5%~6%以下,因而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为建立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创造了良好机会。投喂时先将河蚌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三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池设4~6个点,继续投喂两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第六天即改为人工配合饵料。
这种人工配合饵料的迅速转换绝不是任何人工饵料都行之有效,这种专用人工配合饵料必须具有特殊的饲料加工形状和成份组成。首先选用精心配制的黄鳝饲料50公斤加入8%新鲜河蚌肉浆(3~4毫米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皖龙5号,以上述比例混合,用手工或用拌和机充分搅拌,然后用3~4毫米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3~4毫米左右、长度为3~4厘米的软条形饲料,略微风干,即可投喂。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内,投喂量为2%左右,每天下午5~7时投喂一次。特别注意投喂量应以15分钟吃完为度,以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载体的负荷。此种组合的人工配合饵料,投喂效果极为理想,黄鳝生长速度快。(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潘建林 唐建清 王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