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卵中孵出到当年冬天的乌龟叫稚龟。稚龟体质比较嫩弱,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生长最为缓慢,死亡率高,此阶段培育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人工养殖乌龟最关键的环节。抓住下列技术关键是加速稚龟生长,提高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1. 抓好对稚龟的处理关。
孵出的稚龟在入培育池前,提高其对外界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1)刚孵出的稚龟放在潮湿的沙环境中暂留1-2天后,待其脐带干脱收敛后躯体由卷曲变为直平时,再集中放入室内盆、器皿中暂养。
在此期间,因为它们的卵黄还没有吸收尽,不需摄取外界营养,所以不需要进行投喂。试验表明,潮湿的沙环境可提高稚龟适应和免疫能力。
(2)药浴稚龟。稚龟在入培育池之前,用15PPM的呋喃西林浸泡15-20分钟;40PPM的高锰酸钾和2%-3%的食盐水泡10-15分钟,不仅能提高稚龟的成活率,而且能加强其生长,这种药物既能较好地消毒,又比较柔和不易伤害稚龟的皮肤。
2. 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乌龟有其特殊的生活习性,稚龟个体嫩弱,对外界环境适应差,其更需要特殊的优良环境。
(1)培育池结构和底质要求。稚龟池以水泥长方形池为好。面积室内5-10平方米为宜,室外40-50厘米。池子从进水口往出水口方向以2%的坡度递减,饲料台设在水下2厘米处,休息兼晒背台在池壁的一侧作一个与地面成30度角的斜坡,并使斜坡伸入水面约20厘米。池底铺通过14号筛不能通过30号筛的沙粒10-20厘米。这种沙通气性较好,同时稚龟受惊吓时迅速钻入沙层中,娇嫩的皮肤不易被损伤。在饲料台下方不铺沙粒,用排污管理能较好地排除污物,保证水质的清新。
(2)水源、水质、水温的保障。培育稚龟的水以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为佳。池水要保持一定的浮游生物,颜色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每天至少清除一次沉入池底的残饵。3-5天换水一次。水温控制在25-30℃。夏季高温季节,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在池子顶部搭凉棚或注入部分凉水;冬季采用加温措施进行加温,保证适宜的生长温度。
(3)周围的环境的需求。稚龟池周围的环境要背风、向阳、安静、温暖、避免污染与噪音。满足乌龟三喜(喜静、喜阳、喜洁),消除三怕(怕凉、怕风、怕脏)的特性。
(4)适宜的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加快稚龟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增加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稚龟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0-50只为宜。
3、抓好营养调配
稚龟的饲料要求精、细、软、嫩、鲜、易消化、有诱食性。可用切碎的鱼、虾、螺、蚌、畜禽内脏等饵料为主,辅以瓜菜和谷物。也可用甲鱼饲料加上10%-20%的水蚤,然后用蔬菜汁调和成面团状进行投喂。
4、抓好日常管理
精心管理出效益。稚龟要特别精心护理。坚持每天早晚巡池,每天早、中、晚记录水温、气温、酸碱度、透明度、水色等参数,观察稚龟的晒背、摄食等活动状况。稚龟出现大小悬殊时要及时分池饲养。投喂饵料要做到四定。防止蛇、鼠、鸟、兽等危害稚龟。发现病龟应立即隔离换池水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水溢龟逃。
5、重视越冬管理
因为当年稚龟个体小,体内贮存物质少,而越冬时间又较长,因此做好稚龟的越冬管理工作是养殖稚龟的一大关键。在稚龟未进入越冬以前,必须修整好室内越冬池的门窗墙壁,使之具备背风向阳保温防冻条件。越冬池铺上20-30厘米沙,水深保持1米以上。当气温下降到14℃左右时,将稚龟移入室内越冬池,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0-200只。采取铺设热水管、使用高能量的电灯泡、烧煤炉等措施提高室内温度、防止池水结冻。控制室内气温在0-8℃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