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俗称鮸鲈,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亚热带海域。
该种鱼类为肉食性,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海水鱼类中具有推广价值的好品种。
一、鮸状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
鮸状黄姑鱼的外形与日本黄姑鱼相似,均有颊孔六个,但与日本黄姑鱼不同的是,尾鳍楔形,眼大,头长为眼径的5.4倍,体呈青灰色,侧线鳞明显。
1.栖息习性:鮸状黄姑鱼平时喜欢在水中下层,在摄食活动时才游到上层,在饥饿或繁殖季节也会游到水上层。亲鱼在繁殖季节夜间和白天都会在上中层活动。鮸状黄姑鱼的性情比较温和,很少跳跃,能与鲈鱼、梭鱼等鱼类混养。
2.生长与发育:鮸状黄姑鱼体长在20cm之前体长增长明显,但体重增加不明显。当体长达到20cm以上时,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体重增加较为明显,说明鮸状黄姑鱼在此阶段的个体发育,不但从体长上而且在体高、体宽、骨骼及内部器官系统都得到全面发育。从养殖初期的体长3-5cm,养殖120天,体长可增长到35cm以上,体重增加至400-600g,平均体重达500g以上。与同池养殖的鲈鱼和黄姑鱼相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3.摄食与摄食方式:鮸状黄姑鱼的食性为动物性,对动物性饵料没有严格的选择,不挑食,小型杂鱼、杂虾,只要适口都能摄食。鮸状黄姑鱼摄食自控能力差,尤其是在幼鱼阶段往往因暴食引起消化不良,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约占鱼体重量的2-16%,幼鱼阶段的摄食量最大,随着个体的增长日摄食率逐渐下降。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水温6℃时,日摄食量仅为体重的2%左右,水温在18-20℃时摄食量为体重的12-16%,在29-30.5℃时日摄食量为体重的10-12%。另外,饵料的种类对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现鱼的日摄食量下降,可以暂时更换一下饵料的种类。饵料的适口性也影响鱼的摄食量,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勤观察饲料颗粒的大小,随时进行调整。
4.温度与盐度:鮸状黄姑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3-33℃,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8℃;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为14-33‰,适宜的生长盐度为18-30‰。
二、鮸状黄姑鱼的人工育苗技术
主要介绍一下鮸状黄姑鱼受精卵的收集、运输、孵化、仔鱼和幼鱼的培育技术。
1.受精卵的收集:亲鱼可在大的网箱或水泥池产卵,受精卵在海水盐度27‰以下时,呈现半沉半浮的状态,但当盐度提高到33‰时,受精卵则呈现浮性,可用80目的小网箱收集卵子或用手抄网把卵子捞入适当的容器中。
2.受精卵的运输:卵子收集后可放在桶或小网箱中,用气泵微量充气。卵子在运输过程中最好采取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30×30×70cm),放水4kg,水占袋容量的1/3,氧气占2/3。每袋可放受精卵150-300g,运输时间可达4-10小时,运输成活率可达85%以上。
3.受精卵的孵化:受精卵可放在水泥池或玻璃灌内孵化,放卵密度可控制在4-6万粒/ 米3,水温控制在18-24℃,随幼鱼发育阶段不同逐步提高水温。盐度控制在27‰左右,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微量充气。在孵化水体中加入5-7ppmEDTA和1ppm痢特灵。受精卵在2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36-40小时可破膜孵化出仔鱼。
4.仔鱼、幼鱼的培育:仔鱼破膜以后,以体内的卵黄为营养,到第四天开始摄食轮虫,15日龄后可以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即进入幼鱼阶段)。每天投喂四次,每次的投喂数量可根据摄食情况决定,最好是待池中饵料基本摄食干净后再投喂。进入幼鱼阶段,鱼体长度可达1.0-1.2cm,有集群的习性,可转入土池进行培育。
土池培育鮸状黄姑鱼的幼鱼应在室外土池大棚内进行,培育池要进行清池和消毒,约在投入幼鱼前10-15天肥水。投放幼鱼时,水体内应有当对数量的饵料生物。水温最好控制在20℃以上,个别天气最低水温也不能低于12℃,最高不能超过26℃。因此,在天津地区,幼鱼投放到室外土池大棚的时间最好是4月下旬。投放密度每亩10万尾左右。饵料除培育天然生物饵料外,还应搭配投喂轮虫、卤幼、卤虫成虫或投喂鱼糜等,每天投喂两次。当幼鱼长到2.5cm以上时即可投入到池塘中养殖。
5.鱼苗的运输:一般可采取两种运输方法:一是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可放3-5cm鱼种300尾左右,运输时间5-7小时,成活率达90%左右;第二种方法是用帆布桶运输、运输途中需不间断充气,每平米可放5000尾左右。两种运输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温、防强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