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库抗旱渔业技术,就是利用中小型水库上半年蓄水量丰足,养殖鱼类活动范围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将池塘养鱼的轮捕轮放养殖技术和无公害化养殖技术移植到水库,投放大规模优质鱼种,科学饲养,生态防治鱼病,使部分养殖鱼类8月份之前达到上市规格,进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保持水库水体科学合理的载鱼量,达到渔业生产高产高效目标。其主要优势:一是科学地解决了中小型水库灌溉抗旱与水产养殖争水的矛盾;二是养殖鱼类全年有均衡旺盛的生长速度,提高了饵肥利用率;三是水产品均衡供应市场,售价高,效益好;四是缩短了生产资金流转周期,减少了生产风险。现将实施中小型水库抗旱渔业生产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水库条件选择中小型水库,光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生用水标准。水库交通方便,物流畅通。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配套建设猪栏或鸭棚,建造沼气池。二、防逃设施建好拦鱼设施,防止鱼类逃逸,拦鱼设施可用尼龙网、竹梢、铁丝网、钢筋栅等建造,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三、清杂除野结合清库,对水库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选用生石灰或茶枯,生石灰用量为600kg/ha,化水泼洒于库底淤泥和有机物积存处;茶枯消毒用于不能完全排干的水库,用量为余积水面积300kg/ha,将茶枯敲碎后加水浸泡12小时,连渣带汁泼洒于水库余积水中。在水库养殖生产过程中,还可采取以下方法清除野杂鱼,一是放养鱼种时搭配鳜鱼或鲈鱼225尾~450尾/;二是采用小网目刺网粘捕小野杂鱼等。四、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符合部颁或行业标准。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用5%食盐水浸泡鱼种5分钟~10分钟,草鱼种都要注射疫苗。在1月底前放完鱼种,放养模式可采取主养或单养方式。.五、水质管理和施肥以肥水性鱼类为主养鱼的水库,应做好培肥水质工作,首先是施足基肥,水库消毒除野后,就进行基肥施放。施放经过充分腐熟发酵的猪粪、牛粪、鸡粪、鸭粪等有机肥,保证鱼种下库时水体透明度在30cm~35cm左右;其次是及时追肥,一般每月追施2次~3次腐熟的猪粪尿或其它有机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浮游生物丰富;三是每公顷用生石灰150公斤~225公斤化水后全库泼洒,每月1次~2次。六、投饵以吃食性鱼类为主养鱼的水库,鱼种下库三天后,就应开始投饵,一般采用配合颗粒饲料,饲料投喂必须遵循“四定”原则:一是定位,即固定位置,设立食台;二是定时,以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为宜;三是定质,保持饲料优质新鲜;四是定量,具体投喂多少,视季节、天气、水质和鱼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水温在23℃以下时,日投饲量为吃食性鱼类体重的1.5%~2%,水温在23℃以上时,投饲量上升到2%~3%。七、生态防病生态防病是根据生态原理创造鱼类健康生长的环境,改造养殖方式的综合防病方式。生产中常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科学施用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合理调节水质,增加溶氧,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二是调整养殖结构,消除残饵,放养鲈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清除野杂鱼和水体中带病的活动迟缓的病号鱼,减少疾病传播;三是调正生产周期,实施轮捕轮放,保持水体合理载鱼量,以及避开发病高峰期。同时,坚持每天巡库,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对症下药。八、日常管理一是坚持每天巡库,观察鱼类活动情况,观察鱼类吃食情况,观察鱼类是否有发病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二是搞好水库水环境卫生,捞除杂物等;三是定期检查水库防逃拦鱼设施,防止养殖鱼类外逃,特别是洪水季节,溢洪道等处拦鱼设施要有专人看护;四是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各项记录,即鱼种放养、投饲、施肥、轮捕、起水及经济核算等记录。九、捕捞主要采用“拦、赶、刺、张”联合捕鱼法,用拦网来拦鱼,逐步缩小捕捞水面,用刺网来赶鱼和刺捕鱼,用张网来装鱼,以达到一次起捕大量鱼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