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个时期是鱼类生长旺盛季节。此季节气温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各种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鱼类活动迅速,摄食力强,新陈代谢提高,因此鱼生长最旺盛,育肥最快。但此时鱼类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现象,鱼病也随之发生。为使这一黄金时节中鱼类既能最大限度地生长增重,又不因不利因素而受到损失,必须抓紧抓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
1.投足饵料
饵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每天投喂量精料按每100公斤吃食鱼投喂4~5公斤;青料按每100公斤草食性鱼投喂40~50公斤,8月份可增加到65~80公斤。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每天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精料要短些。8月底9月初(处暑-白露),天气变化较大,容易发生泛塘,应控制投喂量,不给鱼吃夜食。投喂的饵料要新鲜,不喂腐化变质的饵料;投饵要有固定的食场,浮性饲料可投在浮筐内;为提高饵料利用率,日投饵次数不应少于4次。
2.合理施肥
为了促使鱼类天然饵料的不断繁殖生长,保证其摄食的需要,各类池塘都应适当追施肥料。由于7~9月份气温热、水温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鱼类耗氧量大,加上气温多变,水质容易变化,所以一次施肥量不易过多,应采取少量勤施的原则。一是有机粪肥,包括各种人畜粪便,用量每次每亩100~150公斤,隔7至10天施一次。二是绿肥,包括各种青草、树叶、菜叶、农作物的青绿茎叶等,先晒至半干,然后掺合一定数量的粪肥,堆于岸边的水浅处,上面压以石块或泥土使之沉入水内,每隔3~5天翻动一次,使其腐败分解 (一般7~10天分解完全),并将粗大难于腐烂的根茎捞出,再补加一些新料,每亩每次施绿肥100公斤左右。三是无机料,每亩每次用尿素1公斤或硫铵1.5公斤,加过磷钙1~1.5公斤,先溶解于水中,然后均匀泼洒于水面,隔5~7天施一次。总之,施肥次数和每次施肥量应根据天气、水色和饲养鱼类的品种而决定。如天气晴好可适当多施,雨天或闷热打雷天气应少施或不施肥;水色清淡,呈淡黄色或淡绿色,透明度大,需多施;水色呈褐色、浓绿或红褐色,透明度在30厘米以内,可少施或不施肥;以饲养花白鲢、罗非鱼、白鲫为主的池塘应多施,饲养草鱼、青鱼为主的池塘要少施。此外,每次施肥时均要避开食场。
3.调节水质
为保持良好的水质,必须适时进行调节。常用的调节方法:一是冲注新水,7~9月气温高,水面蒸发量大,一般每隔10天左右冲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深。当池水严重恶化时,应排出1/3至1/2,然后注入新水。二是搅动池塘底,促进池塘底累积的有机质快速分解,一般10天左右搅动一次,每次搅动的面积要小于池塘的一半,并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为最好。三是施生石灰,一般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5~20公斤溶水后全池泼洒,隔20~30天一次。
4.防止浮头
一般每天要三次巡视:即黎明时观察鱼类有无浮头;中午检查鱼类活动和吃食情况;黄昏时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有无浮头症兆。要经常捞出剩草、污物,割除池塘边杂草,以免污染水质,影响水中溶氧量。天热水温高,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量增加,鱼类容易缺氧而产生浮头,尤其在炎热的夜晚或遇雷雨天气时更要格外注意,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泛塘,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除定期调节水质外,发现浮头,应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同时停止施肥并控制吃食量,缩短吃食时间。若无增氧设备或来不及增氧,可向池塘中泼洒加食盐黄泥水,即每亩池塘用黄泥10公斤,加水调成糊状,再加食盐10公斤的水溶液,拌均后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5.综合防病
7、8、9月既是鱼类生长最快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特别是草、青鱼的肠炎、烂鳃、赤皮病,鲢、鳙鱼的烂鳃、白头、白尾病最易并发,一旦发生,传染极快,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对鱼病要早预防。一是岸边和食物场每隔15天左右,用漂白粉250~300克对水泼洒消毒;二是每20天左右,亩用硫酸铜300克和硫酸亚铁125克对水泼洒,以防鱼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等;三是每月喂大蒜头2~3次,按每100公斤鱼用蒜500克的比例,将大蒜头捣碎烂,拌饵料投喂,连续3~5天,以防止鱼肠炎等病。
6.轮捕轮放
为减少鱼类密度,8月初可起捕0.5公斤以上的花白鲢和1.25公斤以上的草鱼,作为“热水鱼”出售,同时在每亩池塘中补放0.1~0.2公斤的白鲢鱼种150~200尾和夏花花白鲢100~150尾,这批鱼种在年底可养成大规格鱼种,作为第二年春养成鱼用。8月底9月初还可起捕出一批达到上市规格的花白鲢,草鱼、团头鲂、罗非鱼等。由于这段水温高,鱼的活力强,耗氧量大,因此捕鱼时应选在凉爽的早晨,又要谨慎操作,以免造成鱼的伤亡。这样轮捕轮放不仅可在淡季上市部分鲜鱼,而且鱼类密度合理,能充分利用饵料,有利于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和使鱼类生长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