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常见鱼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

2019-01-04 13:38:22浏览:71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病毒性皮肤病1.痘疮病病原  痘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直径为0.07~0.1微米,通常由成群的球状病毒颗粒感染所致。

(一)病毒性皮肤病

1.痘疮病

病原  痘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直径为0.07~0.1微米,通常由成群的球状病毒颗粒感染所致。

病症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痘疮病流行情况此病不常见,只有鲤鱼对这种病较为敏感,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2.鲤水肿病

病原  此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双重感染而引起的。病毒初步诊断为鲤春病毒。细菌主是点状产气单胞菌。病毒是原发性病原,细菌是继发性病原,不利的环境因素是催化剂。

病症 (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最后尾鳍僵化,失去游动能力,不久死亡。急性型的病鱼一般2~14天即可死亡。

(2)慢性型:开始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而后形成溃疡,肌肉坏死,邻近组织发炎,呈现红肿,有时局部竖鳞,鳍充血,有自然痊愈的,也有因此而死亡的。慢性型发病过程长,可拖至45~6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死亡之前,常伴有全身水肿,腹腔积水,眼球突出,有的出现竖鳞。流行情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水肿病的发生,主要在危害2~3龄鲤鱼,在鲤鱼产卵孵化季节,最为流行。病鱼池的鲤鱼因该病死亡率可达45%,最高达85%,成鱼饲养池的鲤鱼,死亡率也可达50%以上。

防治方法 (1)严防鱼体受伤,受伤鱼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要将受伤鱼和健康鱼一起混养。 (2)产卵池要挖除污泥,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 (3)每立方米水体用氯霉素50克,浸洗病鱼24小时。 (4)对患病鲤鱼,每尾体重150~400克个体,注射土霉素3毫克。 (5)每千克饵料中加土霉素1.8克做成颗粒饵料,每50千克鱼每天投喂颗粒饵料1.5千克,连喂8天。 (6)用1/20000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细菌感染。

(二)细菌真菌性皮肤病

1.白皮病

病原  此病是由白皮极毛杆菌所引起的。

病症  开始发病时,尾鳍末端有些发白,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蔓延到鱼体后半部躯干,蔓延的部分出现白色,故又称白尾病。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不久病鱼的头部朝下,尾部向上,在水中挣扎游动,不久即死去。

流行情况 此病传染性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场的鱼种培育池,主要危害鲢、鳙鱼的夏花鱼种,夏花草鱼为次,流行季节以6~7月最盛,这时正是夏花分塘时期,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病菌乘机侵入,引起该病的流行。一般死亡率在30%左右,最高的死亡率可达45%以上。该病的病程较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对鱼种生产威胁较大。

防治方法 (1)在牵捕、运输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2)鱼种放养前或发病初期,可用金霉素或土霉素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用金霉素12.5 克或土霉素25克。 (3)发病严重的鱼池,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全池遍洒。 (4)向病鱼池泼洒痢特灵,每立方米水用药0.3~0.5克。

2.白头白嘴病

病原 此病是由一种粘球菌引起的。菌体细长,粗细几乎一致,而长短不一。菌体一般宽0.8毫米、长5~9微米,柔软而易曲绕,无鞭毛,滑行运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pH6.0~8.5之间都能生长。病症病鱼自吻端到眼前的一段皮肤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稍有絮状物粘附其上,故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可清楚地看到“白头白嘴”的症状。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浮动,常停留在下风处近岸边,不久就会出现大批死亡。

白头白嘴病流行情况  白头白嘴病是夏花培育池中最常见的严重鱼病之一,草、青、鲢、鳙、鲤的鱼苗和夏花鱼种均能发病,尤其对夏花草鱼危害最大。鱼苗培养20天左右以后,若不及时分塘,就容易发生此病,发病快,来势猛,我国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合理放养和及时分塘。

(2)用漂白粉(含30%有效氯)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每天1次,连续2天。

(3)或用生石灰全池遍洒,每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

3.赤皮病

病原  此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菌体长为,0.7~0.75微米,菌体宽为0.4~0.45微米,单个或成对排列、有运动力,极端有1~3根鞭毛,无芽孢,菌体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此菌好气,适宜温度为25~30>的水温尚能生存。

病症  此病是草、青鱼种和成鱼阶段的主要鱼病之一。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似一把破扇子。有时病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

赤皮病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广泛,而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肠炎病并发。每当鱼种放养、牵捕或搬运时;由于鱼体受伤,病菌乘机侵入感染而发病。在寒冬季节,鱼体皮肤也可能因冻伤而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1)鱼池彻底清塘消毒,并在牵捕、搬运、放养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鱼种放养时,用漂白粉药液给鱼种浸洗半个小时左右,浓度是每立方米水用药5~10克。

(2)给病鱼投喂磺胺噻唑,其方法是每100千克鱼第一天用药10克,第二至第六天减半,用适量的面糊作粘合剂,拌入饵料中,做成药饵投喂。

(3)用漂白粉或五倍子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

4.疖疮病

病原  病原菌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菌体长0.8~2.1微米,宽0.35~1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

病症 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部位出现脓疮,手摸有浮肿的感觉,脓疮内部充满含血的浓汁和大量细菌,所以又名瘤痢病。鱼鳍基部往往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裂开,有时像把烂纸扇,病情严重的鱼肠道也往往充血发炎。

疖疮病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县可发现,但发病数不多。主要危害青鱼。此病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与赤皮病相同。对于患疖疮病的亲鱼,可在病灶部位抹浓的高锰酸钾或金霉素软膏消炎。

5.水霉病

病原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两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枝,少数不分枝,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

病症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有人称之为“太阳籽”。

水霉病流行情况   此类霉菌,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全国各养殖区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鱼卵也是水霉菌感染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死亡。

防治方法

(1)在捕捞、搬运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鱼池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3)用食盐、小苏打合剂各4/10000的溶液全池遍洒。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一)

上一篇:

鱼种秋季育肥抓三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