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长吻池塘养殖技术

2019-01-04 13:39:44浏览:6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长吻鮠俗称江团、肥沱、鮠颡、鮠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鮠属,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其吻较其它鮠属鱼类为长,故称长吻鮠。近年

长吻鮠俗称江团、肥沱、鮠颡、鮠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鮠属,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其吻较其它鮠属鱼类为长,故称长吻鮠。近年来,长吻鮠的天然资源日渐减少,市场价格昂贵,养殖前景较好,现将有关长吻鮠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鱼池的条件与准备
成鱼池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1.8-2.5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水源充足且无污染,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pH值7.0-8.2,池底淤泥较少且一般在10cm左右,池塘进排水方便。在鱼种放养前1周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灭病原菌和敌害生物,干法清塘时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用量为150kg/亩。

二、鱼种放养
放养规格为尾重50-100g的长吻鱼种600-1000尾/亩,同时套养规格为尾重100g左右的花白鲢150尾/亩左右,以充分利用水体中丰富的浮游生物资源和部分残饵碎屑,达到既增加鱼产量,又改良水质的目的。放养时间以2月中旬-3月上旬为宜,放养的鱼种要求来自长吻鮠原良种场、鱼体无伤病、规格一致、膘肥体健、色泽鲜亮、活动正常。在鱼种入池前,用浓度为4%的生理盐水溶液消毒鱼体10-15分钟。

三、饲料投喂
成鱼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40%左右,可用优质的鱼粉、豆粕、小麦、玉米、酵母、矿物质元素等原料配制,如果用成鳗养殖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则长吻鮠的生长效果也较好。投喂应遵循“四看”、“四定”的原则,“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体实际的摄食与活动情况以掌握每日的投喂量,“四定”即定质、定量、定位、定时地投喂,每次投喂量以鱼体在投喂后2小时左右刚好吃完为原则。在鱼体主要生长季节,每日投喂2次,长吻鮠夜间摄食量较大,故下午的投喂量应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以使鱼体顺利、快速生长。

四、日常管理
1、调控好水质,要保持水质清新。长吻鮠怕光,故清澈见底的池水对饲养长吻鮠是不利的,通常要求池水以呈浅油绿色、水体透明度25-40cm为宜。池水透明度过大时,要适量施入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池水透明度过小时,要及时注换新水。

2、防止长吻鮠浮头,尤其是在高温、闷热天气,应保持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当溶解氧含量降到2.6mg/L以下时,鱼体会出现浮头现象,如池水的溶解氧降到1.2mg/L以下时,就会发生全池鱼体死亡事故。要保证池水较高的溶解氧含量,应适时采取冲水,开启增氧机,投放光合细菌或EM生物菌等措施加以调节。

3、常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养殖长吻鮠适宜的池水pH值为7.0-8.2,pH值不能发生急剧变化,因此也不宜大剂量地泼洒生石灰,每次用量以15-20kg/亩为宜,一般每隔20天施用1次,这样既能够调节好水质,又能够有效地预防鱼病的发生。

4、做好巡池工作,在长吻鮠主要的生长季节坚持一日三次的巡池制度,黎明时观察鱼体是否浮头,午前结合洗晒饲料台检查鱼体摄食与活动情况,傍晚结合投喂观察水质变化及有无浮头预兆等。盛夏或天气突变、雷阵雨前后时还应增加夜间巡池1-2次,并有专人值班看护。

五、病害防治
要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长吻鮠成鱼养殖期间的疾病不多,常见的有烂鳃、肠炎、锚头鳋等病害,主要应做好“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

1、预防工作
主要措施是做好放养鱼种前的彻底清塘和鱼种放养时的鱼体药浴,并放养体质壮、无伤病的优质鱼种,按照科学的“四看”、“四定”方法进行投喂而不投喂变质饲料,定期施用生石灰、含氯制剂等进行消毒。一旦发生鱼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且使用药物应符合渔用药物的使用准则。使用药物时,坚持准确计算好水体和用药数量,不随便加大用药量,并注意好休药期。

2、治疗工作   
长吻鮠的烂鳃、肠炎、腐皮等细菌性疾病可用含氯制剂连续全池泼洒2-3次,用量按说明要求使用的方法加以治疗。肠炎病可同时用大蒜泥均匀拌饵内服,每次连服5-6日;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可用0.5ppm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隔一周后再泼洒一次。因长吻鮠用药量通常比家鱼少,所以在泼洒治虫药物后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鱼体乱窜、不适应则要立即加注新水。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史氏鲟仔鱼培育

上一篇:

大口鲶的病害防治-大口鲶营养综合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