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养殖投入品(饵料、药品等)不断增加,养殖环境如池塘底质、水体等日益恶化,导致养殖对象发病率提高,不但给生产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污染。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水产消费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疑对水产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现就池塘及水质管理、利用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池塘管理
1.1池底清整 每年养殖结束后,应及时排干池水,将池底翻耕,清除过多淤泥,通过日晒、冰冻,有效杀灭致病菌,增强底泥的通透性,促进底泥中有害物质的分解、矿化,为改善池塘水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1.2池塘消毒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消毒,杀灭寄生虫及敌害鱼类,维持池塘碱性环境,提高池水硬度。
1.3中间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对于不能彻底清理的老池塘,可利用机械抽出过多的淤泥,以减小实际耗氧量,防止养殖对象浮头。
2、养殖结构调整
2.1立体综合养殖 为有效利用池塘水体,可根据养殖对象栖息水层的不同进行立体养殖。如不同品种的鱼类混养、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虾蟹、虾参、鱼虾蟹贝等混养模式,不但充分利用了水体,也提高了池塘的综合效益,对水质改良、减少疾病的发生、延缓池水老化也有很好的作用。
2.2品种轮换养殖 同一池塘多年进行同一品种的养殖,如管理不善,很容易促使疾病的积累爆发。因此可采取不同品种轮换养殖,如今年养鱼,明年可改养虾、蟹等品种。
3、水质调控
无论养什么品种,水是关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养殖用水应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通过调控,使其保持“肥、活、嫩、爽”。目前,水质调控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物理调控、化学调控、生物调控。
3.1物理调控法
3.1.1合理加注新水 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可定期换注新水,这是改善池塘水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1.2开启增氧机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启,控制开机时间,防止浮头。
3.1.3使用底质改良剂 为了改善水质和池塘底质,可适当投入水质改良剂,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150~300kg/平方公顷。
3.2化学调控
麦饭石一般300~525kg/平方公顷,池底污染严重750~1500kg/平方公顷过氧化钙改善底质,每天5~10g/立方米水体;水质不佳时,10~15g/立方米水体;浮头时,立即用10~20g/立方米水体;1~2h后再追加半量,可预防死亡,效果较好。
定期泼洒生石灰,主要是调节池水酸碱度,一般每半月或一个月一次,每次20~40g/立方米水体。
3.3生物调控
3.3.1施肥 苗种放养前适当施肥,不但可以繁殖基础饵料,满足苗种初期的饵料需求,还可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透明度。肥料一般为无机和有机两种,无机肥一般为氮肥、磷肥,有机肥一般用发酵处理过的粪肥、绿肥。养殖过程中可根据池水肥度适当追肥。
3.3.2移植 水生植物在养殖池塘内适当移植部分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等,既调节了水质,又可以作为饵料,为养殖对象提供栖息场地。
3.3.3泼洒 生物制剂目前使用的生物制剂主要是光合细菌、有益菌等制剂。它们能有效分解池中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降低氨氮含量,从而改善水环境,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蔓延。
3.3.4品种合理搭配 在养鱼塘中搭配部分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它可以摄食残渣剩饵,降低多余饵料对池水的污染,提高池水的自我调控能力。
混养部分肉食性鱼类,如在养虾池中混养部分河鲀,河鲀鱼可以吃掉病虾或体质较弱的个体,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蔓延。
4、实施健康养殖的几点建议
4.1模式合理化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设施品种选择搭配、放养密度等多方面,模式的好坏对养殖效果和生产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消费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生态养殖、现代化设施渔业等应作为首选模式。
4.2苗种优质化 苗种的优劣是养殖是否成功关键的第一步。优质苗种是指高产、高效、抗病力强的品种。购买苗种应考察其生产操作是否规范合理、繁殖亲本是否经过检验不带特异病毒,是否为原良种,生产的苗种是否经过国家专业部门检验。
4.3技术科学化 养殖技术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养殖生产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生产技术规范执行,初步使生产操作规范化、科学化。
4.4饵料营养化 饵料是养殖对象满足生长、生理营养需求的主要来源。所用饵料应符合国家饵料标准的规定,多使用营养全面的绿色饵料,少用或不用对水质有不利影响的饵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质量。
4.5管理规范化 目前管理主要包括巡塘、药品投入、养殖对象的活动、生长情况、水质检测、病害防治等方面,应严格按照养殖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尤其是药品的使用应严格遵循《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严禁使用违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