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又叫金边大蚂蟥、宽身蚂蟥,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水生动物,以其破血逐瘀之功效,在医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自然水域中,由于捕捞过度、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宽体金线蛭资源日益枯竭,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势在必行。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并参阅有关资料,将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孵化试验情况简述如下,供有兴趣的养殖者参考。
一、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
1.宽体金线蛭的形态特征:宽体金线蛭是一种水生动物,也能离水在近岸潮湿的区域内活动。在分类学上,它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金线蛭属。蛭体略呈纺锤形,腹部较平,整个蛭体较扁,身体柔软,可随伸缩的程度或取食的多少而变化,全身由许多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又有许多体环。成体蛭一般体长6厘米~20厘米,个体较大者在身体伸展时体长可达30厘米,体宽一般为1.3厘米~2厘米,蛭体背部通常为暗绿色,具有5条由黄色和黑色两种斑纹形成的纵纹;背部的正中一条,两侧各有两条;蛭体侧面下端各有一条黄色纵带,恰似金边。蛭体腹部为淡黄色,中间杂有许多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点,蛭身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分别演变为前吸盘和后吸盘,具有吸附和运动功能。宽体金线蛭的前吸盘较小,围在口的周围,口腔内有颚,颚上有两行钝齿板,为刺破宿主皮肤的工具。后吸盘较大,呈杯状,吸附的力量较大,肛门开口于后吸盘的背部。宽体金线蛭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主要是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皮肤呼吸。蛭体前吸盘背面有5对眼点,其结构简单,视觉能力较弱,主要用于感受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宽体金线蛭的运动方式有3种:即游泳,尺蠖运动和蠕动,在水域中可采用游泳形式运动,而在离开水时,蛭体则通过尺蠖运动和蠕动的方式在岸上或植物体上爬行。
2.宽体金线蛭的生活习性:宽体金线蛭一般喜生活于比较温暖而又隐蔽的浅水区,要求水域环境比较安静,水生动植物比较丰富,水质清新,尤其螺蚌蚬等软体动物较多,近岸处土壤疏松、土质良好,便于水蛭摄食、栖息和产卵茧的区域,更是宽体金线蛭首选的生活水域。宽体金线蛭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5℃~30℃,水温超过30℃时,不利于水蛭的生活与生长,将会使蛭逃离高温水域,水温10℃以下时,水蛭进入冬眠状态,第二年开春后,地温稳定通过14℃以上时,蛭即陆续出土活动。宽体金线蛭为动物食性,在水体中以田螺、河蚌、河蚬等软体动物的汁液为食,能摄食脊椎动物的血液。由于依靠皮肤呼吸,宽体金线蛭对水体溶氧的要求不高,水域中溶解氧含量在1毫克/升以上,即可使蛭安定生活。宽体金线蛭能忍受一定时间的缺氧环境,并且在离水的条件下,只要环境潮湿,仍能通过皮肤呼吸而生存。另外,水蛭对水体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广,在pH值45~10.1的范围内,宽体金线蛭均可生存,蛭可适应碱性环境而喜欢酸性环境,水体pH值一般在6.5~7.0之间,是宽体金线蛭生活的最适水质。
3.宽体金线蛭的繁殖特性:宽体金线蛭为雌雄同体的动物,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在土壤中产卵茧孵化幼蛭。每条种蛭都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水蛭的生殖孔位于蛭体前端腹面的腹中线上,雄性生殖孔位于第九体节,雌性生殖孔位于第十一体节,两生殖孔之间有1节体节相隔。宽体金线蛭经过2个冬龄成熟度较好,在温度达14℃时交配,种蛭交配时,两条种蛭尖端方向相反,腹面靠在一起,各自的雄性器官对着对方的雌性生殖孔,交换精子完成受精交配。亲蛭交配1个月左右产卵茧,卵茧一般产在土质较疏松,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土层中,产卵茧前,亲蛭向土层中钻成穴道,长50厘米~80厘米,直径约1厘米,穴道多数为斜行,蛭体前端朝上停在穴道内,环节部分分泌黏液,成为一层卵茧壁,包于环带的周围,卵自雌孔产出,落于茧壁和蛭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分泌蛋白液于茧内,然后亲体慢慢向后方蠕动退出。在退出的同时,由前吸盘腺体分泌形成栓塞堵住茧两端的开孔,卵茧就在土层内自然孵化。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经二十余日,幼蛭即可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