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
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荫蔽凉爽的高山地带(海拔在600m以上)建池,其中以涌泉水、山涧水和地下水最为理想;蛙池一般为水泥池,池壁高1m左右,面积3平方米~5平方米,最大不要超过10平方米;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内设限水孔,孔离池底10cm~20cm,可自由调节水位,进水管安装在池上方一侧,排水孔设在最低处;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草丛、饲料台等,池上方有遮阳棚和防逃网。新建池应多次用水浸洗(约1个月),以消除碱性,再进行常规消毒后方可使用。
2.亲蛙放养及培育~般放养密度为10只/平方米~15只/平方米,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产卵季节降为5只/平方米~8只/平方米。雌雄比例以1∶1为宜。饲养亲蛙的鲜活饵料主要是蚯蚓,每天于傍晚天黑前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亲蛙总体重的5%左右,具体应视当天的气候、水温和蛙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原则。
3.亲蛙的选择在冬眠结束至繁殖之前,应对亲蛙进行一次检查筛选,选择个体大(雌蛙体重应在150g以上,雄蛙体重在200g以上)、发育良好、无伤病的做为当年繁殖用的亲蛙。
二、人工繁殖
1.产卵与受精棘胸蛙产卵的适温为18℃~26℃,在福建闽东内陆山区一带,4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棘胸蛙的繁殖季节,其中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产卵高峰期。在繁殖季节里,成熟的雄蛙会发出求偶的“咕、咕”鸣叫声,以招引雌蛙,双方接触后即抱合成对,经数小时后雌蛙受到刺激排出卵子,雄蛙即迅速排精,行体外受精,精、卵在水中结合完成受精作用。雌蛙每年交配产卵3次,年产卵量随个体大小、年龄而异,一般400粒~600粒,最多可达1000粒。棘胸蛙的受精卵较大,呈圆球形,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极为白色,外包有胶质膜,黏性强,刚产出时卵径3mm~4mm,在水中吸水膨胀后可增大2~3倍。卵粒间由卵膜相互粘连成块状并黏附于池壁、石块或人工设置的附卵物上(在池内设置尼龙网袋等)。刚产出的卵,有的动物极向上,有的植物极向上,正常的受精卵在产出数小时后会自动转位而使动物极向上,若数小时后仍不能自动转位的则为未受精卵。一般情况下,自然繁殖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
2.蛙卵采集与孵化 在繁殖季节里,每天早晨巡池1次,发现有卵块要及时捞出孵化,以免留池时间过长,胶质膜软化而沉入池底造成卵细胞缺氧死亡。孵化池设在室内,为水泥池结构,面积2平方米,水深20cm左右,可投放卵块4团/平方米~5团/平方米。孵化期间,保持微流水状态,对动物极不能正常转位和卵色变浊白的未受精卵应及时予以剔除,以免感染真菌诱发水霉病。水温16℃~23℃时,一般7天~8天可孵化出蝌蚪;水温25℃~28℃时,则要4天~5天孵化出蝌蚪。如果水质好,气候正常,管理得当,孵化率可达80%以上。
三、蝌蚪饲养
1.蝌蚪池 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以1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央建3~4个面积1平方米、高出水面1cm~3cm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刚变态的幼蛙因长时间溺水而死亡。池水水深20cm~30cm,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为适应蝌蚪喜荫怕光的生活习性,可在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清淤、脱碱,蝌蚪池建成后应清除池底淤泥,铺上干净的河沙,并进行灌水浸泡2周左右,在此期间灌、排水冲洗3~4次。二是消毒,于放养前7天~10天用生石灰120mg/L、高锰酸钾20mg/L或漂白粉10mg/L进行带水消毒。
3.蝌蚪的放养 蝌蚪孵化出4天~5天后,卵黄囊消失,消化系统健全,才能开口摄食。此时应将蝌蚪从孵化池中捞起,放入蝌蚪池中饲养。放养密度视蝌蚪大小而定,10日龄蝌蚪的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30日龄以上300尾/平方米~500尾/平方米,饲养30天左右进行一次大小选别,分级饲养,分级放养密度可降至100尾/平方米~200尾/平方米;若初期放养密度为100尾/平方米~200尾/平方米,中途不必分池稀养,可直接将蝌蚪培育至变态成为幼蛙。
4.饲养管理 早期饲料种类以熟蛋黄为主,后期采用鱼用全价饲料或鱼粉,也可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配制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动物内脏、鱼粉等),配合少量植物性饲料(豆渣、豆饼、米糠、麦皮、玉米粉等),用淀粉掺搅煮成糊状,捏成小团。投喂时,将熟蛋黄捏碎(不可过碎)后经4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全池泼洒,3天~4天后可投喂新鲜豆浆,10天~15天后可逐渐改投煮熟的玉米糊、鱼糜糊、蚯蚓糊等。随着蝌蚪游泳能力的增强,可将饲料投于饲料台上进行定点投喂(每个饲料台的面积约1平方米,饲料台放置于水下2cm处,一个饲养池可放置3~5个),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10日龄~15日龄日投喂量20g/1000尾~30g/1000尾,15日龄~30日龄日投喂量30g/1000尾~50g/1000尾,30日龄以上的日投喂量50g/1000尾~80g/1000尾,具体可根据当日的天气、水温和蝌蚪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每天吃完不剩为宜。
蝌蚪饲养至50天左右开始生长出后肢,饲养至65天左右生长出前肢,此时进入变态期,开始脱尾并停止摄食。蝌蚪完成变态大约需要10天左右,在这一时段饲料应少投喂甚至不投喂,并尽量减少人为等外界干扰,以免蝌蚪受惊动而延长变态时间。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池,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及蝌蚪生长等情况,严防蛇、鼠等敌害入侵。每隔5天~7天清污换水1次,保证池水清新洁净,严防残渣剩饵败坏水质。在夏季高温期,应及时加注新水(有条件的可保持微流水状态),防暑降温,以保持水质清新和水体溶解氧丰富,有利蝌蚪快速生长。秋季水温渐降,可适当减少投喂量,并在池中放置一些瓦片,让蝌蚪在瓦洞中安全越冬。翌年清明水温上升后,可适当加餐加量,促使蝌蚪顺利变态成为幼蛙。
6.蝌蚪变态的调控 处于变态期的蝌蚪,对水温十分敏感,若在冬季进入变态期则死亡率极高。从刚孵化出的蝌蚪到完全变态为幼蛙,一般需要70天~80天,但蝌蚪变态期的长短与饲料有关,可通过调整饲料营养成分和控制投喂量等措施对蝌蚪变态进行调控。4月份~7月份孵化出的蝌蚪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中动物性饲料比例,如多投喂鲜活的蚯蚓等,促其当年7月份~9月份完全脱尾变态为幼蛙;8月份~9月份孵化出的蝌蚪可适当控制投喂量,并少投喂动物性饲料,使其推迟至越冬期结束后再进入变态期,以提高成活率。
四、幼蛙的饲养
幼蛙饲养是指蝌蚪完全脱尾变态后(体重约5g~6g)饲养至体重达20g左右幼蛙的这一时段。
1.幼蛙池的建造 幼蛙池为长方形,面积以5平方米左右为好。池内水陆各半,一端是幼蛙栖息的水体部分,水深20cm,面积占全池面积的50%左右,池内常年保持微流水,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另一端是幼蛙的陆栖环境和饲料台,饲料台为方形,高出水面3cm~5cm,四周有6cm高的边埂,台内蓄水1cm~2cm,为防止活饵外逃,可使边埂向内倾斜与饲料台平面成75°夹角,边埂内壁用水泥抹光并贴上光滑的玻璃条。在幼蛙池四周建有1m高的围墙,围墙内壁用光滑的建筑瓷砖粘贴一道宽20cm的防逃环带以防幼蛙爬壁外逃。池顶可采取加罩黑色遮阳布或搭盖棚架种植葡萄、瓜果等措施防暑,以利幼蛙白天也能正常活动、摄食。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淤、脱碱、消毒,其方法与蝌蚪池相同。
3.幼蛙的放养 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50只/平方米~200只/平方米为宜,放养过密易发生病害。幼蛙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15mg/L或硫酸铜溶液0.7mg/L浸泡10分钟左右进行消毒。
4.饲养管理 刚变态的幼蛙是棘胸蛙从水栖到陆栖的转变阶段,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食性都在变化之中,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捕食、活动能力均较弱,因此必需精心培育、喂饱喂好。此时应投喂蛋白含量高、营养全面、活动力弱、易被幼蛙捕食的活饵,如小蝇蛆、黄粉虫、白蚂蚁、蚯蚓等。投喂蚯蚓时,应先洗净并用清水浸泡15分钟,使其排空粪便再洗去掉体表黏液,然后捞起切成0.5cm~1.0cm的小蚯蚓段进行投喂。投喂时间,夏季以17σ00为宜,入秋后提前到15σ00左右。日投喂量可控制在幼蛙体重的5%~7%。为增加活饵的来源,可在每个池子的饲料台上方安装1盏功率为8W的黑光灯,灯旁设1块玻璃挡虫板,让蝇、蛾、蚊、虫撞板后掉入饲料台,以供幼蛙捕食。
幼蛙饲养1个多月以后,其捕食能力增强,可增加投喂一些小活鱼、虾,做到勤喂多喂,日投喂量为幼蛙体重的10%左右。小鱼和蚯蚓要切成近2cm长的适口小块投喂。饵料不适口,幼蛙吞吃不下,会引起幼蛙厌食、拒食而饿死。
日常管理中,一是清洗饲料台,因为棘胸蛙有洁癖,清洁干净的环境会使幼蛙食欲倍增,可在每次投喂前先将饲料台上的蛙粪、残饵洗扫干净,然后再投喂新饵料。二是及时分池饲养,由于棘胸蛙生长速度不同,同池饲养的幼蛙个体差异较大,为避免大小相残,每月进行1次筛选分养,并在筛选时少量多批进行,以免在集蛙过程中互相挤压而造成外伤或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三是调节水温,幼蛙生长的最适水温为16℃~24℃,水温过高易发生病害,在夏季高温期应及时加注新水(有条件的可保持微流水),防暑降温,以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