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鳜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大全

2019-01-04 13:57:00浏览:1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五大寄生虫病锚头鳋病【症 状】锚头鳋寄生在鳜鱼的头部、眼、皮肤、鳍、鳃及口腔内,寄生处红肿发炎,肉眼可见。病鱼先烦躁不安

五大寄生虫病

锚头鳋病
【症 状】锚头鳋寄生在鳜鱼的头部、眼、皮肤、鳍、鳃及口腔内,寄生处红肿发炎,肉眼可见。病鱼先烦躁不安,在水中乱窜,继而游动无力,不食,消瘦死亡。
【病因与危害】此病发生在鳜成鱼养殖阶段,一般由于饵料鱼寄生此虫而传染,或因饵料鱼供应不及时,致使鳜鱼体弱而发生。
【防治方法】(1)渔经灭虫精(敌百虫、辛硫磷粉)150克/亩.米+硫酸铜(350g/亩.米),全池泼洒;(2)菌虫杀手(15-20
ml/亩.米)+硫酸铜(350g/亩.米),全池泼洒;(3)90%精制敌百虫粉((200-300
g/亩.米),全池泼洒;(4)放养黄颡鱼30尾/亩,能吃掉部分锚头鳋。

小瓜虫病
【病原体】小瓜虫。该虫幼体钻入鳜鱼体后,寄生吸取鳜鱼的营养,长成成虫。成虫冲破囊包,在水里自由游动后,停在水草或物体上形成胞囊,胞囊在水草上继续发育,长成许多纤毛幼虫,纤毛幼虫冲破胞囊再寻找新的寄主。
【症 状】小瓜虫寄生处形成直径1毫米以下的小白点(包囊),故又称“白点病”,当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鳃、鳍、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同时伴有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食欲降,消瘦,漂浮于水面,游动迟缓。
【发病季节】3-5月和9-11月为流行季节,水温15-25℃为发病最适温度。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尤以不游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鱼种为严重。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放养密度不要太大,并注意水质清新;(2)提高水温,在水温27℃以上时,小瓜虫自行脱落。

指环虫病
【病原体】指环虫。指环虫种类很多,生活史简单。其幼虫在寄主鳃中生长发育为成虫,成虫产卵落入水中,在水温适宜时发育成幼虫,幼虫又寻找新的寄主。该虫能借助水的流动、鱼的搬运等进行传播。
【症 状】指环虫身上长着许多钩,它寄生在鱼鳃上,常常做尺蠖式的运动,钩破鳃部组织,破坏鳃丝表皮细胞,使鳃丝浮肿,流出大量粘液,鳃盖张开不能闭合。鳃变暗灰或苍白色,呼吸困难,不吃食,游动无力,逐渐无力,以至死亡。
【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15-30分钟(水温10-25℃);(2)指环清(150ml/亩.米)+渔经灭虫精(敌百虫、辛硫磷粉)100-150
g/亩.米,全池泼洒;(3)水温20-30℃时,用90%精制敌百粉(200-300
g/亩.米)+硫酸亚铁(150ml/亩.米),全池泼洒;(4)指环清(150ml/亩.米)+渔经混杀星(200ml/亩.米),全池泼洒;

车轮虫病
【病原体】车轮虫。根据它们的侵袭部位和致病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侵袭体表的,另一类为侵袭鳃瓣的车轮虫。
【症 状】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粘液增多,常不吃食而死亡。镜检可见病原体。
【流行与危害】对鳜鱼苗种危害最大,常造成大批死亡。是苗种阶段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都可发病,5-10月为流行季节,6-9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1)每亩水体用苦楝树枝叶20公斤沤入池塘进水口,每隔7-8天换一次枝叶,可预防车轮虫病的发生。(2)治疗用复方鱼虫净(250-300g/亩.米)+渔经混杀星(20ml/亩.米)+硫酸铜(3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续2天。

斜管虫病
【病原体】斜管虫。虫体长40-60微米,宽25-47微米。
【症 状】斜管虫寄生在鳜鱼的体表及鳃上,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鳜鱼的鳃及体表上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而死,一般无特殊症状。
【流行与危害】当水温16-23℃时,斜管虫会迅速繁殖而造成大批鱼苗死亡,是鳜鱼鱼苗阶段危害极大的病害,尤其在小水体培育过程中更易流行。
【诊 断】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在低倍显微镜下就可看斜管虫,但要看清内部结构,则须用高倍显微镜。
【防治方法】(1)用复方鱼虫净(250-300g/亩.米)+渔经混杀星(20ml/亩.米)+硫酸铜(3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续2天。(2)用复方鱼虫净(250-300g/亩.米)+渔经灭虫精(敌百虫、辛硫磷粉)100g/亩.米+硫酸亚铁(1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续2天。

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

【病因症状】病鱼体表光滑,鳍条、臀鳍基部充血,肝脏淡红色。
【防治方法】预防:放养苗种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治疗:池水消毒:(1)暴发停(250-300ml/亩.米)+硫氰酸红霉素(300g/亩.米),全池泼洒,连续2-3天。(2)强杀(250-300/亩.米)+鱼血停(2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续2-3天。(3)渔经塘宝(200-250
ml/亩.米)+硫氰酸红霉素(300g/亩.米),全池泼洒,连续2-3天。底质水质改良:底净活水宝(2.5-4㎏/亩.米)+水质保护解毒剂(500g/亩.米),化水全池泼洒。

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症状】病鱼离群独游,鳃丝发白腐烂,常附有污泥和黏液,并继发感染其它细菌性病害而兼有外表出血、腹水等症状。
【发病季节】终年可见。4-10月为流行季节,6-9月份为高峰期。该病一般多发于水温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发病。20℃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8-35℃。
【诊断】用剪刀剪下鳃病灶附近的鳃丝少许,放在载玻片上,加2-3滴无菌水盖好盖玻片,放置20-3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许多菌体一端固着,另一端呈描弧状缓慢往复摆动,有些菌体群集成堆,从寄生的组织向外突出,形成圆柱状“柱子”。据此可以确诊。注意与下列鳃病的区别。
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引起的鳃病:在显微镜下观察鳃组织,可以看到鳃上有大量的车轮虫或指环虫。
大中华鳋:鳃上能看到挂着象小蛆一样的大中华鳋或病鱼鳃丝未端肿胀发白、弯曲和变形。
鳃霉:用显微镜观察,可观到病原体一一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或血管和软骨中生长,粘细菌则不进入鳃组织内部。
【防治方法】(1)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2)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3)发现鳃上有寄生虫时,应及时杀灭。(4)聚维酮碘溶液(10%)500ml/亩.米+硫氰酸红霉素(300g/亩.米)+四黄粉(板蓝根大黄散)2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用两天。

暴发性病毒病

【病因症状】(1)单纯感染:体表无出血症状,鳃、肝苍白色、肝松脆有出血点,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
(2)混合感染:同一患病鱼群出现不同症状,或体表出血,或鳃红色,或具腹水,或脂肪充血等。共同表现肝苍白色。
【防治方法】(1)病害流行季节,采取隔离减少病原传播;(2)定期使用底净活水宝(2.5-4㎏/亩.米),隔天用好水素(500g/亩.米)或渔经可乐(1.5L亩.米)加强管理,改善水体环境,保持池水清新;(3)治疗时,尽量选择药性温和的中西药物,如“聚维酮碘溶液”、“杜花乐”等。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围栏养殖无公害河蟹的技术

上一篇:

红斑后海螯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