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Amyda sinensis),俗你甲鱼,地方名团鱼、元鱼、水鱼、脚鱼、三八等。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有30多种,我国有3种,即中华鳖、北鳖和山瑞鳖。下面主要介绍分布最广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
一、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鳖的外形象龟,呈椭圆形或圆形。从前至后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头部略呈三角形,吻长呈圆筒状。头颈可缩入壳内。躯干略呈圆形,背部隆起有骨甲,甲外被柔软的皮,皮上布有排成纵行的颗粒小疣。腹面由一根竖骨和数根横骨组成,骨间由肌肉相连为一体,表层被以软皮。背甲边缘发达,结缔组织形成“裙边”。四肢粗短稍平,为五趾型,趾间有发达的蹼膜。内侧三趾均有钩型爪。尾短小。雌体尾一般不达裙边外缘;雄体大都伸出裙边外缘。这是雌雄鳖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鳖体背面多呈橄榄色,有黑斑,腹面为黄白色。要注意在一同的栖息环境中可呈现不同的保护色。
2、 生物学特性
鳖是一种广食性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鳖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螺类、鱼、虾和动物尸体,也食蔬菜、瓜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要注意鳖是一种既贪食又残忍的动物,在养殖缺乏饲料,会发生相互残食现象。
鳖的摄食和生长适温范围为20—330C,最适温度为26—300C,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最佳养殖温度范围。200C以下摄食减少,150C以下停止摄食,行动变缓,100C以理潜入泥土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状态。330C以上时摄食性也减弱。
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鳖的“三喜三怕”特征: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污。
经济价值
鳖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同时还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所以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上等菜点,而且还作为重要的中药原料入药。据分析,鳖的甲、头、肉、脂肪、胆、血均可入药。其甲有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等功效;另外,鳖还被制成多种营养保健品。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养成的鳖更受市场欢迎。
人工繁殖
1、 亲鳖选择
鳖生长到0.5千克以上性腺就已成熟。达到性成熟阶段的时间在自然界中随各地的温度不同而不同,温度高的地区成熟早,温度低的地区成熟晚。上海地区4年左右成熟。
刚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一般体小、卵少,卵粒大小也不等,孵化率也低,故不宜作亲本。亲鳖一般应选择1.5千克的成鳖,无伤无病,体质健壮的个体。亲鳖的雌雄鉴别是选择亲体的重要工作。雌亲鳖尾部较短, 不能自然伸出裙边或伸出很少,体型近圆形,背甲中部较平,体型较厚,后肢间距较宽,体重比同龄雄性轻20%左右,生殖孔产卵期红肿。雄亲鳖尾部较长,能自然伸出裙边外,体型前部稍宽呈椭圆形,背甲中间隆起,体型较薄,后肢间距较窄,体重比同龄雌性重20%左右,生殖孔交配后无红肿。
2、 亲鳖饲养
(1)放养:亲鳖放养时雌雄搭配比例为3—5:1。放保养前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5—30分钟。放养密度应以个体大小确定,一般说来2—3平方米放养一只为宜,人体小的可适当加大密度。但每667平方米放养量应控制在400只以内,总重量要控制在300千克以内。
(2)饲养:亲鳖的饲料要求严格,动物性饲料所占比例要大。人工配合饲料动物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饲料。另外,螺、蚌、鱼、蚯蚓、蚕蛹及畜禽内脏等既含丰富蛋白质又带腥味的饵料也较好的饲料,同时可适当搭配投喂些新鲜菜叶、萝卜叶、豆芽、豆渣、豆饼、瓜薯类等植物性饲料。
投饵量为亲鳖总重量的5—10%,投喂要定时,一般情况早、晚各一次,春秋季天气凉爽时,每天傍晚投喂一次即可;投饵时应将饵料投在饵料台上,防止污染水体。要注意,投喂时,动作要轻、声音要小。亲鳖冬眠后,当水温上升至200C时,应及时投喂新鲜动物饵料,少喂脂肪性饲料。产卵后,要投喂足量的饲料,以补充其生殖期的营养损耗。入秋后,应投喂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为其冬眠储集营养。
(3)产卵孵化
交配产卵:鳖的交配产卵与温度关系密切,我国地域辽阔,温差较大,所以各地产卵孵化时间亦不同,但一般当水温在200C以上时,鳖就会发情交配,交配后半个月开始产卵。产卵时间大多在晚10时至翌日4时之间,一般穴直径6—10厘米,深12—15厘米,产卵后鳖会用后肢泥土盖好洞穴恢复原样,卵穴四周留下辐射状痕迹。鳖宜静产卵,如有干扰即停止产卵,逃入水中,故应注意保持产卵场周围安静。鳖产卵一般每年3次,每次产卵少则几粒,多则几十粒不等。卵径一般1.5—2厘米,重3—5克。
受精卵的采集:每天清晨应仔细检查产卵场,确定卵穴位置,作好标记,8小时以后,受精卵的动、植物极分明,即有明显的白色动物极点方可采集。采卵时,用集卵器或集卵箱逐穴采集,并将动物极向上摆放。注意采卵后,平整好产卵场,以利雌鳖再行产卵。
受精卵的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孵化场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性能良好的地方,大小以生产能力而定,一般以4—6平方米为宜。围墙1.2米左右,孵化场底面应有1—10度的倾斜,以10厘米厚的碎采集卵砖石或粗沙铺底,上铺5—10厘米的细沙。受精卵从高处开始按采集卵的先后排列,以1厘米间隔为宜,摆放好后再覆盖2厘米厚的细沙。温度控制在280C—310C,最好控制在290C—300C,相对湿度80%左右。
室内孵化可用孵化箱和孵化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与室外孵化相似,此不赘述。
受精卵孵化成稚鳖,需积温360000C,孵化期40—60天左右。
四、鳖的生态养殖
鳖的生态养殖是以主养鱼混养鳖的方式。实际证明,鳖的生态养殖要比单养鱼方式效益高出许多。
1、鳖生态养殖的生物学原理,鳖的生态养殖是指在同一池塘水体中进行鱼与鳖的混合养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既提高了单位水体利用率,挖掘了生产潜力,又增加了养殖者的经济收入。因此,对淡水养殖生产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从生物学观点来看,鱼、鳖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物学循环,又能保持生态系的平衡。鱼、鳖不仅可以共存,而且能够互相促进,且由于投资少,资金周转快,能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是高效益养殖技术的新途径,发展前景广阔。
2、生态养殖的方法
鳖生态养殖有多种模式,这里介绍主养商品鱼混养商品鳖模式。鳖生态养殖池的条件,鳖生态养殖池与商品鱼的条件基本相同,能防逃和便于捕捉,根据鳖生态养殖的特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鳖生态养殖池利用现有的商品鱼池,池深2—2.5米,池坡3:1,池塘淤泥以不超过20厘米为好,并要求池底平坦。最好要有防逃设施,进出口设栏栅。
鱼、鳖放养
放养时间:除套养的火片鱼种外,鱼种放养应于立春前完成。放养鱼种的数量、规格、比例,可参照商品鱼池进行放养。放养的鳖种应以人工养殖的为宜,规格以150—250克重为好。每亩放养30—50只左右,这样的鳖摄食能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当年可达到商品鳖规格出售,产生更大的效益。也可放养经集中养殖到20—50克的幼鳖,每亩60—80只,作为后备鳖种。
饲养管理
鳖的饲料可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饲料,开始时可按放养时鳖体重1—2%的量来投喂,以后则根据当时的吃食情况适当增减。鱼饲料的投喂,主要是吃食性的鱼类,可根据放养鱼类的食性而投喂不同的饲料。鱼饲料的投喂上午和下午各一次,鳖料在傍晚时投喂。水质管理和预防消毒参照商品鱼养殖方法进行。
除早、晚正常巡塘外,尽量少到塘边走动,特别是晴天中午鳖正在晒背时,巡塘应轻走细看,除看池面外,特别应注意防逃墙底部有否捣洞,进出水口的栅栏有无损坏。
生态鳖的稻田养殖可参照稻田养鱼和鱼池生态鳖的养殖方法进行。
病害防治由于鳖的人工养殖业迅速发展,疾病的类型也不断增加,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因水质变化,放养密度不适,规格不齐,投饲不当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致使鳖在不同水域产生不同的疾病。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1、红脖子病:
主要症状 颈部发红并肿大,有的甚至不能缩入甲壳内,腹部有红斑或溃烂。行动迟缓,常伏于沙土上,人靠近时也不逃遁。严重时,裙边浮肿,身体、四肢、生殖孔及肛门充血肿胀,口、鼻流血。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殃及幼、成鳖,危害性极大,应重点防治。
防治方法:应以预防为主,选择体质好、无病无伤的鳖饲养。放养前用10ppm漂白粉或60千克/667平方米左右的生石灰清池。养殖期间,定期消毒、更换池水。亦可注射抗生素,按每千克鳖重注射15万国际单位土霉素、金霉素等药物。或拌饵投喂。
如有此病发生时,可立即转池,并清塘消毒,彻底更换新水;或将病鳖和健康鳖隔离饲养;亦可用红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涂抹伤处,同时以每千克鳖用20万IU青霉素进行腹腔注射。
2、出血性败血症:
主要症状:病鳖精神不振,浮于水面,皮肤表面出现大量红斑,随之出血溃烂,眼球发白失眠,不进食,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将病鳖隔离,注射抗嗜水气单胞菌血清,同时配合使用庆大霉素,口服大蒜泥。亦可将局部烂去除清洗,涂抹四环素眼膏。
3、腐皮病
主要症状: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皮肤腐烂,形成溃疡。严重者,四肢皮肤溃烂,骨胳外露,爪脱落。
防治方法:保持池水清洁,发现病鳖,及时隔离治疗,用100ppm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溶液浸洗30分钟。每两星期用2—3ppm的漂白粉药浴一次,反复3—4次,有防治作用。
4、白斑病(毛霉病)
主要症状:鳖甲、四肢、颈部、裙边、尾部等处出现白斑或白云状病灶,表皮坏死变白并逐渐脱落。对稚鳖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并使池水保持一定肥度。用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病鳖1—2小时。亦可用万分之四食盐加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全池泼洒。
5、脂肪代谢障碍病:
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外部症状不明显。解剖可见,脂肪变黄、肝脏变黑、骨质软化。病情严重时,腹甲出现暗褐色或灰绿色斑纹,四肢和颈部肿胀,表皮下出现水肿,体变高变厚。行动迟缓,浮于水面,最后停食而死亡。
防治方法:由于该病是过量投喂腐烂发霉的鱼、虾、肉、蚕蛹等所致。所以,应保持饲料新鲜,并在其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E。适当多投人工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