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粗脖子病又称鳖红脖子病或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鳖恶性传染病,各种规格的鳖全年均可发生此病,成鳖对此病最为敏感。此病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生,会很快扩散开来,引起鳖的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发病原因:①池塘水质恶化,水体中致病菌大量繁殖,鳖抵抗力下降,水体中致病菌入侵鳖体内;②与其他已发病的养殖场发生交叉感染。
发病症状:鳖的主要病症为脖子粗大、红肿、周身水肿,伴有红斑、腐皮等,有时出现口鼻流血症状;肝脏土黄色,有出血点或坏死病灶;膀胱积水。
预防措施:①投苗前的清塘消毒工作做到位;②调控好池塘的水环境是关键;③避免与其他养殖场在水源上交叉污染,养殖场做好环境卫生;④增强鳖体质,平常可给鳖饲喂一些保健类产品,如电解多维、复合酶、保肝灵等。
参考治疗措施:
此病有两种致病因子,一种为细菌,可以治疗,较为常见;另一种为病毒,基本无法治疗,不常见。
细菌性粗脖子病参考治疗方法为:①停止喂料,喂得越多死得越多;②外泼强力霉,氟苯尼考,隔天泼洒一次,连泼两次;③第三天可少量喂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保肝灵,连用5天~7天。如果病情较严重,也可内服常规抗菌药物3天~5天。
需要指出的是,当发现鳖出现粗脖子病时,首先不能立即换水,因为换水会对发病的鳖产生较大应激作用,曾有养殖户因换水出现鳖死亡率突然增大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