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虾池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调控

2019-01-04 15:21:52浏览:87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百科网 -> 农业百科 -> 水产科学 -> 水产养殖技术 -> 文章  虾池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调控     虾池立体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百科网 -> 农业百科 -> 水产科学 -> 水产养殖技术 -> 文章
 
虾池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调控
 
 
 
虾池立体生态养殖,就是根据水生态学原理,在平衡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科学地进行品种搭配,并保持一定的密度,使水生动物在食物链的调控作用下生活在不同水层,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构成生物的多样性,以达到各生物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利用、彼此制约,各自进行正常生存和繁衍的生态防病目的。

1、虾池立体养殖的现状
我省虾池立体养殖,应该始于80年代中后期,当时由于对虾养殖处于低密度,粗放型阶段,立体养殖方法简单,混养品种单一,养殖效益不尽人意,致使立体养殖模式,总是在摸索、试验阶段徘徊。到1993年由于受对虾暴发病的影响,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养殖单位和养殖户收效甚微,甚至亏损,个别亏损相当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对虾池的开发利用,导致养虾业出现了大滑坡,许多虾池得以荒废。为了有效地提高虾池的综合利用率,各级政府部门及科技工作者,对虾池立体养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养殖模式不断更新,混养品种逐步增多,生态调控措施逐渐完善,立体养殖成功率高、普及面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全省立体养殖面积达70多万亩,为促进水产养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全省立体养殖总的情况来看是好的。其一是,立体养殖模式多种多样,比如:鱼、虾、贝混养,鱼、虾、蟹混养,虾、贝混养,鱼、贝混养,虾、参混养等;其二是,混养品种种类繁多,虾类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鱼类有鲻鱼、牙鲆、石鲽、红鳍东方豚等,贝类有缢蛏、扇贝、牡蛎、杂色蛤、毛蚶、泥蚶、文蛤、海参、鲍鱼等;其三是,虾池混养各品种生长速度快,病害明显好于单品种养殖,特别是混养的贝类明显好于当地滩涂播养的贝类,据测定4月中旬,在虾池投放2cm蛏苗,到10月上旬壳长就能达到6--7cm,比同期播放在自然海区长1--2cm左右,放养1200粒/500g杂色蛤,9月下旬每500g达到70---80粒,比自然海区增重达2—3倍。
但是,并非所有立体养殖能能够完全获得成功,在地区之间、品种之间、虾池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和养殖过程中的自身污染及移植苗种过程带来的问题,致使混养的鱼、虾、贝类的病害日趋严重;二是,由于养殖业者不顾生产条件片面地追求放养密度,投放不合格的饵料,造成各养殖品种营养不良和体质消瘦,增加了发病机率;三是,由于管理不当,生态养殖品种搭配不合理和生态调控措施不得力,致使许多养殖病害时而发生,并日趋严重。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养殖进行生态防病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笔者认为要搞好立体养殖主要应该从生态综合调控及健康养殖技术方面人手。
2、虾池立体养殖的综合生态调控
2.1要合理搭配养殖品种。根据各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及生态学原理,选择搭配合适的养殖品种,形成种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生态环境,达到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例如:对虾、鲻鱼、缢蛏的立体养殖模式,其原理就在于恰当地把虾、鱼、贝的生态习性有机的结合,形成了三种养殖品种相互促进、生态互补的生态环境。虾、鱼粪便、残饵等会造成池水过肥,缢蛏可利用肥水促进生长。同时,缢蛏的呼吸,摄食作用及掘穴居生活又增加了池底底泥的通透性,促使池底有机物质加速分解,加快了池底层水体交换,增加了水体溶解氧,解决了因藻类过剩,造成pH值升高,从而改善了池底有机污染,达到了生物净化水质的目的。另外,鲻鱼对底栖动物有机碎屑的大量摄取和吸收,起到了清洁工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池底污染,实现水质净化,为对虾、缢蛏的生长又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混养对虾则有效地提高了虾池水体的利用率,通过投饵起到了肥水促使藻类繁殖作用。
2.2要适当地降低放养密度。基础生产力是限制水域容纳生物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域,特别是虾池,基础生产力是有限度的,片面地追求放养密度,势必会导致有限水体生物量的增加,致使环境的恶化、溶解氧减少、氨氮等有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增多,对鱼、贝、藻生长都有很大影响。因为对虾自幼起,食性已由浮游生物转为底栖生物为主,但由于底质条件和对虾的大量摄食,一些直接利用基础生产力并作为对虾饵料的底栖生物生物难以大量的持续存在,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连续性。如果再因饵料质量、技术管理跟不上,就会出现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减慢,体质虚弱,病害多发或其它弊病。
实践证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养殖相同品种,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养殖品种最终个体减少,生长缓慢,当密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引起养殖品种的大面积发病和死亡。因此,立体养殖各品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虾池基础生产力的大小,生态的调控能力强弱,因地制宜的投放。例如:对虾、鲻鱼、缢蛏的放养密度,对虾每亩放养2—3cm的暂养苗一般控制在3000'--4000尾左右,贝类苗的放养密度则根据对虾苗放养密而定,对虾放养密度大,饵料投喂多,生态调控能力强,贝类的放养密度则大些,反之放养密度宜小些,但放养面积一般应控制在虾池面积20%--30%左右,放养鲻鱼则根据贝苗的放养密度适当搭配,一般亩放10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1000--2000尾。
2.3池水水深调节要适宜。水体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主体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死亡,虾池内经常更换新鲜海水,不但可以增加养殖池水内溶解氧含量,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改善池底氧化还原状态。而且还可以调整池内生物组成,促进生长平衡,有利于养殖品种的正常生长。所以说,调节虾池水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养殖前期,为有利于池底基础饵料生物和贝类的快速繁殖生长,池水不宜太深,主要是定期向池内添加新鲜海水和施肥,水深一般控制在阳光能透射到池底为宜。在养殖中后期,随着海区水温的不断升高,加上池底残饵分解和池内绝对生物量的迅速增高等原因,水质容易变劣,必须增加换水量和池水水深,促使池水质变鲜变活,但值得注意的是混养的贝类是固定的被动摄食,又栖息在虾池底层,虾池换水量小,池水太深,水就流动的慢,并相对减少流速,对贝类生长就不利,换水量过大或水太浅,就不能保证光合单胞藻的密度,会使池水透明度大,容易引起丝藻、刚毛藻、浒苔等繁衍生长过快,到高温季节这些海藻沉人池底,会造成贝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在病害流行严重时应采取封闭或半封闭养殖方式来切断病原体传播渠道,控制疾病发生。
2.4要适时肥水繁育或移植虾池基础动、植物饵料。繁殖基础饵料就是使养殖对象生活贴近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养殖对象正常生长,旨在达到优势互补。基础饵料生物又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是鱼、蟹、虾、贝小苗最好的天然饵料,吃它不仅长得快,体质健壮,而且还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饵料对虾池池底的污染,另外,饵料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还可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以减少对养殖品种的危害。因此,在投放苗种前,要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提前肥水繁殖浮游植物一般氮磷比例为10:1,透明度在30——40cm,水色保持褐、黄绿、绿,池水清新或者移植一定数量动植物饵料。例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在放苗前每亩可投放2--2.5kg,蜾赢蜚种或小蓝蛤,适当移植适量的水草,使其在池中自然繁衍生长。不仅可为虾蟹的生长提供优质的动植物饵料,又可为梭子蟹提供隐蔽场所,有利于梭子蟹的正常脱壳生长。既能减少互残机会又提高了养殖成活率,还能稳定水质,吸收虾池中的二氧化碳、氮和其它无机盐,同时,它们还具有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有机物质,降低水的肥度,澄清水质,加强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作用。从而使水质始终能保持新鲜清洁,为梭子蟹提供良好食宿环境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5适量投放微生物制剂及有益藻,定期各虾池投放适量的光合细菌、有益菌等制剂及有益藻类,它们不仅能够分解池水中的残饵和鱼、虾、贝粪便等有机质,降低的氨氮含量使养殖用水清洁,从而改善环境。而且还能够改善养殖对象胃肠道内环境,增强食欲,促进生长;提高强化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防止和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例如:对虾与海参混养,模拟刺参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人工垒石筑礁,向池内移植鼠尾藻、大叶藻和石莼藻的藻体和孢子,也可以在池水内部设置网床培养藻类,增加养殖池内的自然基础饵料的品种和数量,定期适当投放光合细菌、净水菌等有益菌类,改善虾池底层污染,净化和稳定水质,并为海参提供优质饵料,增加海参的防病抗病能力。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泰国笋壳鱼的养殖技术

上一篇:

美丽日本日月贝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