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鱼,即在池水不断地流动着的池塘,也就是在流水池中养殖鱼类。流水养鱼的特点是池塘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饲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放化的养殖方式。现简要介绍相关技术。
一、水库坝外自流水养鱼的基本条件
(一)地形条件:建池地点应选择引水方便,水量丰富,水位稳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停水,地形要有适当倾斜度,注排水方便。
(二)水质条件
1.水温适宜,一年中有六个月以上的水温在15-30℃之间,其中大部份时间在20-28℃之间(针对养殖温水性质类而言)。
值在6.8-8.4之间。
3.溶氧量高不含对鱼有害的物质。
4.水中混有的泥沙不多,尤其在大雨后,洪水带入水库的泥沙不能多。
二、流水鱼池的设计与建造
(一)建池材料。建池材料有混凝土、浆砌砖石、金属、塑料、洽土天然土等。面积较大,又无其它养鱼机械配合的多种采用后两种材料,工厂化养鱼中的流水池多采用前几种。
(二)鱼池形状。根据池内水流状态、池底排污方式、地形地势、建池材料、鱼池大小等情况,流水池有矩形、矩形切角、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三)面积的池深。流水鱼池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20-50平方米之间为宜,便于管理。流水鱼池的深度一般为1.5米左右,水深约1.2米。
(四)流水鱼池的构造。流水鱼池主要由池盘和排水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大池池壁是一斜坡,坡度大小与静水池一样,一般池壁都为直立式,池底构造与池形有关,圆形池一般成锅底形,如漏斗,其坡度在5%左右,除圆形以外的各种池底部也都做成向排水方向倾斜,其坡度一般小于圆形池坡度。注、排水系统是流水鱼池的核心,注水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供额定水量,以保证预期的池水交换量;二是用合理的进水方式,达到既增氧又促使池水循环的目的,以加快池水交换,进水方式有悬空喷洒、空中射流及池壁多层进水等三种。流水鱼池的排污(排水)是鱼池设计的重要一环,尽量做到排污干净和自动清洗,排水、排污系统合一,圆形池设在中央,由于池中的环向水流及池底的螺旋水流,使污水、物汇集至排污(水)口。若在池底端面增设几个冲污喷嘴,效果更佳,长方形池的排水、排污口设在池底的最低端,排水口与进池水流最好在一直线上,便于直接冲污,排水、拓污口应嵌有过德网罩,以防鱼逃跑及碰伤。
三、养殖技术
(一)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大、规格齐、体质好,因为大规格的鱼种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当年可上市,因此应选用体重50克以上的鱼种为宜,这种规格的鱼经6个月饲养能达到0.75kg以上,鱼种来源也容易解决,鱼种放养密度在一定限度内,放养越密,产量越高,但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据放养规格,上市要求,进水流量,饲料来源,并参照一般产量要求根据下面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以后则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逐步调整。
养殖条件好,饲养水平高,每立方米可放养50克规格的鱼科100尾左右。
(二)饲料投喂。流水养鱼主要靠人工投饲满足鱼类的营养需要,鱼种刚放入水池,对流水环境不适宜,因此不宜立即投喂,一般在鱼种下池2-3天后开始投喂,鱼种阶段以鲜嫩的饲料为主,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量,草食性鱼类在水温10℃以上就开始摄食,水温较低的季节,整个白天每2小时投一次,鱼类快速生长的7-9月,要抓紧投喂,从早上5点钟起到晚上10点钟,每小时1次,共投17-18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20-30分钟吃完为宜。投喂饲料时,青料必须新鲜适口,鱼病发生季节,青料要消毒后投喂,加工颗粒饲料,要根据饲料来源,考虑饲料的营养,又要顾及鱼的喜食性。
(三)流量控制。在生产管理中,要根据季节和鱼的生长情况经济地将流量加以调整,早春刚开始投饲时流量要小,而后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加大,7-9月是鱼的生长旺季,要加到最大,10月中旬以后水温渐低,再将流量逐渐调小,一般要求池水溶氧量在毫克/升以上,大约10-20分钟鱼池的水能交换一次,因此,在保证一定流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流速,生产实践中,流速一般控制在0.2米/秒左右。
(四)鱼病防治。主要防治草鱼在流水养鱼区中易发生的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五)调整规格。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把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及时起水;二是把个体较小,身体瘦弱的鱼分池饲养,便同池内鱼体规格一致,吃食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