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俗称“蛎黄”、“蚝”,其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鲜美无比,素有“海洋牛奶”之称。宁海县强蛟镇优秀渔业示范户尤孝浓,自2001年起承包滩涂发展牡蛎养殖业,实践中精心钻研、大胆革新,积极推广立式养蛎,使产量逐年提高。现将其养蛎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选好采苗海区
牡蛎是一种营固着生活的海产贝类,各地养殖用的蛎苗都是海洋中的自然苗。采集蛎苗宜选择风浪小、流速慢并有淡水注入的泥沙质中低潮海区(潮水干露时间3~4小时)。采苗期间的海水盐度以17‰~20‰最为适宜,因在此盐度范围内牡蛎幼体所分泌的胶黏物质最多,一旦在采苗器上附着就不易脱落,采苗效果好。另外,采苗区要有丰富的亲贝资源(即二龄、三龄牡蛎),在采苗高峰期,每立方水体的牡蛎幼体达到250~300只才能采到足够的蛎苗。
二、采苗器的规格和制作
1. 采苗器(水泥柱)的规格。水泥柱规格各地不一,但一般多呈扁平形,宽78厘米、高5~6厘米、长60~80厘米。水泥柱过大会给操作和搬运带来不便,过小也会影响附苗和单位产量。
2. 水泥柱的制作。将水泥(高标号)、黄沙、小石子用水搅拌均匀,倒入木质水泥柱模框,捣实,磨平,抹光即可。在加工制作时,应在水泥柱中间平行放置2根细钢丝(两端不外露),以增加其抗断强度。
三、采苗季节与采苗方式
1. 采苗季节。牡蛎种类和海区环境不同,采苗季节也不同。就浙江沿海地区所养殖的褶牡蛎而言,其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其中以“夏至”至“小暑”所采集的蛎苗质量最好,俗称“霉苗”,具有体质健壮、个体大、附苗均匀、生长快的优点;而在8月份采集的蛎苗,俗称“荞麦乌”,其苗体质弱、个体小、附苗密度过大,不符合生产要求。在亲贝(指二龄以上的牡蛎)首次产卵高峰的半个月内应适时向海区投放采苗器,投放过早容易沉积淤泥和附着藤壶、水芸等一类固着生物,侵占蛎苗的附着地盘,影响附苗数量;投放过迟则往往附苗过密或错过采苗季节。
2. 采苗方式。一是簇立式,即将几根水泥柱斜插入泥,相互搭成“人”字形的棚架或搭成一簇。二是横枕式,即在滩涂上平行铺设2根水泥柱(间隔60厘米左右),然后在其上并列横放几根水泥柱。采用上述两种方式采苗,既可减慢潮流速度,减少淤泥沉积,有利幼苗附着,又可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幼苗烫死,因而附苗率和成活率较高。
四、移养和育肥
1. 移养。蛎苗经3~4个月的培育后,应及早进行“深移稀养”,就是将采苗区密集的水泥柱移往低潮区进行稀疏养殖,以延长其摄食时间,获得充足的饵料;同时,为下年采苗腾出空地。早移与迟移相比,早移蛎苗生长快、个体大、肉质肥美,当年10月份移养的牡蛎与翌年4月移养的相比较,产量可增加30%左右。
2. 育肥。牡蛎收获前5~6个月将养成区的水泥柱再移往水质肥沃、流速较大的泥质海滩进行育肥,这是提高牡蛎质量和产量的有效措施。经过育肥的牡蛎壳厚色浓、颗粒饱满,单位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为便于操作管理,水泥柱的排列形式以“单株直插”为好,两株之间的横距为40厘米、纵距为70厘米,每4行为一小区,各小区之间的距离为4米。同时,所插的水泥柱要求横直整齐,入泥牢固,潮流通畅,便于船只通行。
五、加强涂间管理
牡蛎养殖期间要加强涂间管理,若发生水泥柱倾斜,应及时扶正或提起重插,并清除黏附在蛎壳上的淤泥、杂藻,使其恢复正常生产。同时,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夏秋季节台风、暴雨常会将大批水泥柱冲倒,使牡蛎陷入泥中闷死,因此要突击下涂抢修蛎滩,扶直倒伏的水泥柱,以减少灾害损失。另外,还要清除各种敌害生物,如鳐、海鲫等食肉性鱼类,可用钓具钩捕或在其出入处扦插软竹、树枝等物,籍潮流震动发出的响声将其吓退;还有各种螺类,如荔枝螺、红螺、斑玉螺等,其主要食害幼蛎,可在其盛发期突击捕捉或同卵群一起铲除。
六、牡蛎的采收
牡蛎养殖18~20个月即可采收,收获主要在牡蛎最肥壮(撬开贝壳乳白色的蛎肉很饱满)时进行。浙江地区采蛎大多集中在冬季至翌年春季,这时采收有3大好处:蛎肉肥壮、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气候寒冷,温度较低,产品容易保存,一般一周内不会变质;适逢农闲时节,可调动大批劳力进行采收。
采收牡蛎的方法较为简便,首先用船或竹筏将水泥柱运往海边,然后用水泵将黏附在蛎壳上的淤泥、杂质洗刷干净,便可用蛎刀撬开贝壳,挖取蛎肉,随手放入水盆即可。但是,在挖取蛎肉时切不可将蛎肉的表皮(即外套膜)割破,否则会使牡蛎体内的水份外流,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