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越冬池 越冬池塘应选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鱼池土壤保水力强,常年不漏水;水深1.8~2米,底部较平坦,无杂草、杂物和野杂鱼类。最好池底北深南浅,如果不是如罗非鱼等耐寒鱼种越冬,要在越冬池北面加盖占全塘面积1/3的塑料薄膜或稻草,加以保温,面积以2~3亩为宜;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淤泥厚10~20厘米;鱼种放养前必须清塘排毒,培育水质,肥度略高于常规育种池。
适时并塘 鱼种越冬并塘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鱼停止摄食,水温为8~10℃时进行。并塘太早,水温较高,拉网并塘易使鱼体受伤,且密集于池塘内极易造成鱼种缺氧或致病。同时,鱼种还未停食,过早放入越冬池等于提前停食或减食,不利于鱼种越冬。如果并塘时间过晚,水温过低,不仅操作不便,还易使鱼体冻伤,入池后易感染水霉病而死亡。另外,并塘前一段时间,要进行拉网锻炼2~3次,以增强鱼种体质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鱼种放养 越冬鱼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鱼种规格大小、体质强弱,越冬时间的长短来决定,鱼的放养密度过高会引起水中缺氧,密度过低则会浪费水体的空间。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鱼种0.3~0.5公斤,即每亩可放长10~17厘米的鱼种2~4万尾。鱼种放养时先用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一个越冬池宜一种鱼为主、1~2种鱼为辅的混养越冬方式,不宜大小混养。
精心管理 越冬池追肥可用速效无机肥,一般每亩次施尿素2公斤、过磷酸钙1.5~2公斤,将肥料溶化后全池泼洒,通过施肥来培育浮游植物作为结冰期间池水的溶氧来源。越冬池一般每20~30天要加水1次,以加满为宜。当天气晴好时,越冬池水温度高于12℃时,可适当投饵,隔天或3~5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1.5%。越冬后期,水温升到6℃以上时,可适当投喂精料,尽量早开食、早生长。注意检查越冬池鱼种的活动情况,看是否有病害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增氧 有条件的每隔10天左右测定一次溶氧量,做到心中有数,当溶氧量降低至每升3毫克以下时,应及进采取增氧措施,如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增加破冰面积等。没有测氧设备的地方,可观察池边有无鱼虾游、浮游生物活动,水质是否浑浊变污、水质变坏等情况。一般当水的颜色变成深褐色、紫褐色时,表明水中缺氧较严重,应立即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注水增氧。此外,如池塘水面结冰积雪,要及时清除,以防因缺氧引起死鱼。
巡塘检查 坚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检查越冬鱼池水位,堤埂、排水道的安全,并注意观察水色、水质及鱼种活动情况。整个越冬期间,应保持池水塘在2米以上,透明度为30~40厘米,PH值在7.5~8.5之间。越冬期间鱼种易患水霉、肠炎及寄生虫病,发现鱼病应及时诊断,对症治疗。用药防治鱼病后,要注意加水和投喂饲料,使鱼种恢复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