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此阶段塘蟹养殖管理对于全年生产至关重要,是养殖大规格河蟹,夺取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好一池水。春季自然水源中是野杂鱼繁殖盛期,为防止野杂鱼混进河蟹池塘,残食河蟹并造成争饵、争氧,因此,在进水管道上一定要严格安装双层滤网,确保万无一失。养殖过程中,做好池塘水质管理养护,确保养殖池水肥、活、嫩、爽。
二、放好一塘蟹。要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健康无伤、体表洁净的优质健康蟹种。蟹种规格应在每120只/千克以内,内塘圈养亩放500只-800只。蟹种放养时,最好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溶液进行消毒3分钟-5分钟,杀灭蟹种体上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
三、种好一池草。多元化栽种水草,避免品种及分布空间的单一化,早期以种植伊乐藻,清明前后种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等,水草的总覆盖率控制在50%-60%左右为宜。水草种植应按“条式”或“井式”方式,形成几条规则的“水道”,以促进水体的流动。
四、铺好一塘螺蛳。螺蛳既可作为河蟹优质动物性饵料,又有着净化养殖池塘水质的功能。但一次性投放太多容易造成水质太清瘦,青苔大量繁殖。因此,采取多次投放效果更好,可在清明前,每亩放螺150千克-200千克,然后在7月份-8月份再次投放100千克-150千克,将其均匀撒放在蟹池四周和浅水处,也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进行多次投放。
五、早投一把饲。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蟹种开食较早,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应及时投喂精饲料,并辅以15%-20%的粗饲料,按照由少到多的原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以利于蟹种尽快恢复体质、生长脱壳,为取得高产、高效打好基础。
六、防好一池病。河蟹疾病的防治,需要在“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下,采用“生态健康养殖”的管理技术。蟹种下塘第一次脱壳后,全面使用一次杀虫药并消毒,一般可以用蟹净安、二溴海因等药物进行预防。河蟹每次脱壳前后,适时使用矿物质补充剂新硬壳宝或磷酸二氢钙,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幼蟹体质,促进脱壳生长。5月份以后,河蟹吃食开始旺盛,可投喂内服中草药进行预防。